过刊目录

  • 全选
    |
    封面,目录,封底
  • 封面,目录,封底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05, 25(4): 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
  • 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
    宋慈安,雷良奇,韦家善,罗远周,李光平
    2005, 25(4): 411-4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母质岩石主要为花岗岩.该区气候、土壤及植物垂直分带明显.相对于生命物质,植物中主要元素富K,Ca,Mg,Fe,P而贫Na,多数微量元素的含量都超过了一个其相应的数量级别,这同本区花岗岩及其矿化的地质条件和土壤中多数元素的地球化学高背景密切相关.从山体往下植物中元素K,Na,Ca,Au,Co和Ni含量降低,而Fe,Mn,W,Sn,Bi,Sb和Ag含量增高,与不同土壤分带中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植物中元素之间的相关和聚类特征,表明其元素的共生关系同花岗岩及其有关矿床中的元素组合具有内在的同一性.按植物对元素积聚系数k值大小可将元素分为强积聚型、一般积聚型和弱积聚型.土壤中明显富集的元素其k值小;明显贫化的元素其k值反而大.

  • 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
    刘延勇,喻亨祥,何国朝,伍 静,刘建军
    2005, 25(4): 419-4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西藏当雄县拉屋铜铅锌矿床开展了吸附烃测量方法找矿有效性试验研究.通过在已知矿体上方的剖面测量,确定了该方法在矿区找矿最佳技术参数:采样间距20m,采集土壤B层,加工粒度-0.15mm,分析样重30g,测试时间30s.测出了良好的吸附烃异常,异常与矿体吻合,表明该方法在拉屋矿区找到类似的金属矿床是可行的.

  • 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
    吴孔运,何寻阳,罗华彪
    2005, 25(4): 423-4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CTDP多参数自动记录仪、现场测定和取水样室内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对金佛山碧潭泉水的物理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泉水在白天的温度、电导率和pH分别为14.65℃、350μS/cm和7.70,而在夜间分别为14.53℃、320μS/cm和7.62,有较为明显的昼夜周期变化规律.碧潭泉水化学月变化动态对降雨有一种直接响应过程,降雨的水动力效应和稀释效应同时影响着碧潭泉水的水位、温度、电导率、pH、Ca2+和HCO3 等离子浓度的变化.碧潭泉水的物理化学特征呈现日动态变化和月动态变化.

  • 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
    蒋亚萍
    2005, 25(4): 426-4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漓江桂林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132.6m/s,枯水期水资源仅占全年水资源量的18.35%,主要成因与气候、流域面积及地质地貌有密切关系,水源林质量下降和沿岸取水量增加又加重了水资源枯季短缺问题,青狮潭水库的年内调节对枯水径流具有积极的作用.漓江枯水导致河流功能性断流严重,不能满足水污染防治用水、生态用水、河道外取水以及旅游通航用水的临界水量.解决漓江枯水问题,确保水资源安全利用,在上游兴建3个生态水库具有重要的意义,水源林保护与建设、社会节水防污力度加强也是不能忽视的辅助措施.

  • 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
    唐荣华
    2005, 25(4): 432-4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桂林市供水水源地进行了系列调查的基础上,对供水水源地现状与保护对策进行了分析论述.根据近十年的水质监测资料,采用秩相关系数法,重点分析了桂林市供水水源地水质现状和近10年的变化趋势:桂林市供水水源地水质较好,评价指标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均未超出水质Ⅲ类标准.对供水量的变化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现有水源地(漓江)及规划水源地(青狮潭水库)的保护措施.

  • 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
    左 华
    2005, 25(4): 437-4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总结天然河岸的净化作用和人工河堤的环境效应基础上,借鉴当今多自然河岸整治的最新理念,与桂林自身特点相结合,针对冲刷型、回水型和普通型河岸,开发了介质筛、鱼鳞角、仿湿地和根稳定生态护岸技术,实施了桂林市“两江四湖” 生态护岸工程,重修内湖生态岸线10.6km,完成桃花江防洪堤1.4km,这些具有多功能的生态河堤提高了河湖防洪能力,美化了环城水系环境.

  • 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
    田茂连
    2005, 25(4): 442-4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平河流域为一个小流域,地处暴雨高值区,站点最大的年降水量达2742.1mm.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上游地区为山区,降水量大,其余地区降水量较小.流域周围地区的地势比较开阔,水蒸汽易于散发,蒸发量比较大,最大的年蒸发量达1022.4mm;多年平均最大蒸发量为7月份,达167.4mm.洪水涨落迅速,小流域的洪水特性非常明显.多年平均最大径流量发生在6月份,达1.06亿m,多年平均最小径流量是1月份,仅为0.143亿m

  • 土木工程与测量科学
  • 土木工程与测量科学
    曹 净,吴 恒,欧孝夺
    2005, 25(4): 446-4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揭示了城市附加磁场对粘性土强度的影响.经磁化处理后,南宁市邕江Ⅰ、Ⅱ级阶地冲积相粘性土的强度有所增大.原状土在100kPa围压下峰值强度基本上不变,200~400kPa围压下峰值强度增幅可达3.9% ~17.0%.重塑土的峰值强度增幅可达10% ~18%.城市附加磁场可对粘性土的土粒表面电荷及双电层结构产生影响,并使孔隙水中化学组分发生磁化学反应,导致粘性土土粒间的细观连接强度产生变化,从而使粘性土的强度发生变化.

  • 土木工程与测量科学
    杨军平,赵艳林,吕海波
    2005, 25(4): 450-4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试验资料,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各可能影响因子对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影响程度的大小排序.选择其中的优势关联因子,以其关联系数为标准来划分重要性程度.在此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优势因子的权重,然后对样本数据库进行加权回归分析,得出自己的建立在灰色系统理论基础上的经验公式.经检验,该公式与实测值吻合良好,且离散度较小.

  • 土木工程与测量科学
    谢开仲,秦 荣,韦立林,林海瑛
    2005, 25(4): 455-4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模拟地震反应地面运动的大质量法,并用大质量法和拱脚固定法在有限元软件ANSYS里对大跨度钢管混凝土(CFST) 拱桥地震反应进行分析:用大质量法对大跨度CFST拱桥进行考虑行波效应的地震反应分析,用拱脚固定法证明该法的准确性,并应用到南宁市一座正在施工的跨径为346mCFST拱桥中.通过分析得出了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致的,内力和位移的值相差不到0.2%,考虑行波效应时,相位差为0.6s到1.5s时最关键,主要截面内力和位移增大2~3倍,扭矩除L/4截面外均较小.

  • 土木工程与测量科学
    聂 祺,沈少波,金凌志,曹 霞
    2005, 25(4): 460-4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ObjectARX3.0、VisualC++6.0为开发工具,以AutoCAD为图形平台开发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盖CAD系统.介绍了系统的开发背景、开发环境、总体结构,论述了系统开发中用户界面技术、用户对象的模型分析及实现、施工图的自动生成等关键问题.

  • 土木工程与测量科学
    娄吉宏,于 淼
    2005, 25(4): 465-4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托换工程数量日益增多,托换技术也有了飞跃的发展,托换工程不但需要应用各种地基处理技术,同时需要善于巧妙和灵活地综合选用这种技术.本文介绍了筏板基础加袖阀管灌浆法复合地基托换法在广州市地铁三号线某综合楼基础托换工程中的应用,工程施工完毕,经观测,处理部位的变形和强度均达到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浆固体与混凝土结合很好,无异常现场,表明该处理方案是成功的.

  • 土木工程与测量科学
    唐爱华,张 敏,聂 祺
    2005, 25(4): 469-47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采用国产碳纤维布包裹加固的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方柱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方柱受力变形特点及影响加固效果的多种因素.结果表明:碳纤维布包裹加固钢筋混凝土方柱,能有效提高其轴心抗压极限承载力,大大改善其延性.承载力的提高与碳纤维布条的幅宽、净间距等因素有关,试验测得在不同的条件下,承载力的提高幅度为19% ~37%.国产碳纤维布性能优良,加固效果良好,与利用进口材料加固相比,成本较低,可以减少工程造价,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 土木工程与测量科学
    蔡 荣,李文兴
    2005, 25(4): 473-4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虑钢管混凝土柱在轴向荷载作用下,研究钢管与混凝土柱芯间的相互作用,导出了两者之间的紧箍力以及柱芯受荷与钢管径向位移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紧箍力与材料的弹性常量有关,与所受荷载成正比;钢管的径向位移与荷载成正比;钢管混凝土柱的截面越小,紧箍力所起的作用越大,钢管径向位移也越大.

  • 土木工程与测量科学
    李翠梅,刘遂庆,陶 涛
    2005, 25(4): 476-4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室内消火栓栓口出水压力的计算、分析,从理论上推导得出室内消火栓系统竖向分区的数值.对消火栓灭火过程进行了数据分析与计算,并结合我国消防人员实际体能和市场减压型消火栓生产情况,提出了对《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999)第7.4.6.5条规定进行修改的建议:将该条规范中0.50MPa降低为0.40MPa,提高消火栓系统灭火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合理性.

  • 土木工程与测量科学
    陈瑶平
    2005, 25(4): 479-4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同地区的上部覆盖地层由于成因和矿物成分不同,其土粒比重往往存在差异.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桂林市及周边地区多年中实测的2168个土试样的塑性指数I值与土粒比重G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I值与G值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随着I值从<5依次增大至≥30,对应的G值依次为2.68~2.78.由此总结出了桂林地区具有不同I范围值的不同土类的土粒比重经验值,为今后本地区土工试验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经验数据.

  • 土木工程与测量科学
    杜长学,彭振斌,王继华,陈 安,何 波
    2005, 25(4): 483-4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某大桥桥台开裂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基础直接砌置在岩土组合地基上,其中中粗砂层的强度和变形性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基础产生了差异沉降.改善和提高中粗砂的力学性能是桥台地基处理的关键.因地制宜地选择埋管注浆技术对该层进行加固,其工期短,见效快,变形及时得到了控制;重型圆锥动力触探及旁压试验检测结果显示,注浆处理效果良好.

  • 土木工程与测量科学
    廖中平,沈云中,唐诗华
    2005, 25(4): 487-4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如何利用eMbeddedVisualTools嵌入式编程工具,开发面向WindowsCE.NET4.2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串口通信程序,来实现蔡司DINI系列电子水准仪和A620+掌上电脑两者之间的数据通讯,并介绍了主流PocketPC与电子水准仪两者之间串口通讯硬件和电平信号匹配等问题与相应的解决方案.

  • 土木工程与测量科学
    唐 群,李景文,张星刚
    2005, 25(4): 490-4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GIS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的转换和共享显得日益重要。由于很多用户采用南方公司的地形地籍成图软件CASS采集数据,如何把这些数据转换到GIS数据库中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在解析CASS和MapInfo空间数据存储文件格式的基础上,利用ObjectARX应用程序的动态链接库,直接调用AutoCAD的内部函数实现了CASS和MapInfo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转换,给出了在程序实现中CASS的分类代码和实现程序的关键代码,为完成已有的CASS数据转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制图和建库的工作提供了实现方法.

  • 土木工程与测量科学
    许贵林,韦华周
    2005, 25(4): 494-4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研究桂林市土地管理的现状、业务流程、公文流转、基础数据库建设等内容,在多源数据库和多个系统应用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元数据库和信息服务共享与交换体系的方法和现有OA系统进行集成,详细探讨了国土资源政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开发手段、关键技术和应用成果.首次提出了流程化三段式集中制作模式进行应用,实践证明,这种集成方法具有先进、合理、快速的优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 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
  • 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
    孙淑云,姚智辉,万辅彬
    2005, 25(4): 498-5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铜鼓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越南发现的大量古代铜鼓,为研究铜鼓的制作技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对越南铜鼓及相关器物样品共97件进行了金相组织检测,部分样品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铜鼓及其它相关器物全部铸造成形,依铸造冷却速度不同及合金元素含量不同,组织有别.其中有7件样品显示热、冷加工组织,应是铸件在使用过程形成的.越南铜鼓金相组织与中国铜鼓相似,从技术角度提供了中、越古代铜鼓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信息.

  • 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
    朱义年,卢洁,梁延鹏
    2005, 25(4): 506-5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沉淀和溶解实验,详细研究了砷酸钡Ba(AsO(c)和砷酸氢钡BaHAsO·HO(c)在不同pH值水中的溶解度与稳定性.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pH=11~13),含砷与含钡溶液混合后的pH值变化不大;在初始pH<11时,混合溶液的pH值降低和水中As溶解度升高.砷酸氢钡BaHAsO·HO(c)在pH值为2.5~6的水中溶解时,水溶液的pH值升高,有利于降低水中砷的含量.Ba(AsO(c)在pH>12的水中溶解时,水溶液的pH值变化不大;在pH=9~12的水中溶解时,水溶液的pH值下降,砷易于进入水中,推断为大气中CO的影响所致.借助PHREEQC程序,对实验结果计算得出Ba(AsO(c)和BaHAsO·HO(c)的溶度积Ksp平均值分别为10-23.53(10-23.01~10-24.00)和10-5.60(10-5.23~10-5.89).

  • 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
    蒋治良,翟好英
    2005, 25(4): 513-5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AuCl4与I可形成(AuI)纳米微粒.当I浓度较低时,体系呈AuCl4浅黄色,在约320nm处有1个较强的共振散射峰,在470nm处有1个同步散射峰;在350,400,420和466nm处有4个荧光峰.当I浓度较高时,体系呈黄绿色,在360,420,520nm处有3个共振散射峰,在467nm有1个较强的同步散射峰;在466nm处有1个较强的荧光峰.当I浓度大于AuCl4 浓度4倍,在270,315nm处有2个同步散射峰,在470nm处有1个共振散射峰.AuI纳米微粒的浓度对共振散射信号和荧光强度的影响一致.采用光谱法、极谱法和透射电镜研究了AuCl4-I纳米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不仅生成了I,而且有(AuI)纳米微粒和IO3 存在,AuI2可作为共振散射光谱分析新试剂.

  • 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
    欧 俊,蓝德均,吴伯麟,周大利,尹光福
    2005, 25(4): 518-5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传统电子陶瓷制备工艺合成了(1-x) Ba(Mg1/3Ta2/3) O -xBaTiO (0<x<11/12,简称BMTT)二元复合钙钛矿微波介质陶瓷.研究了不同BaTiO (BT) 掺入量对BMTT介电性能和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i4+与Mg2+、Ta5+离子对构成类质同相代换,形成BMTT系列固溶体,与Ba(Mg1/3Ta2/3)O(BMT)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当体系组成为0.5Ba(Mg1/3Ta2/3)O -0.5BaTiO时,在1480℃下烧结且保温3h所制备的陶瓷材料微波介电性能为:ε=89,Q·f=12700GH,τ=190×10-6/℃ .

  • 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
    刘 峥,夏金虹
    2005, 25(4): 521-5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酸浸法从剑麻柄中提取了酸洗缓蚀成分——剑麻总生物碱(JM-B).用静态失重法探讨了JM-B作为酸洗缓蚀剂的最佳缓蚀条件,在研究范围内,w(JM-B)为0.40%的盐酸溶液(w=3%)中,30℃下,腐蚀时间为4h,缓蚀效率最高达87.4%;而与六次甲基四胺复配使用后缓蚀效率达到92.5%.利用Tafel极化曲线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其为阴极型缓蚀剂.通过Frumkin吸附等温式的拟合计算,认为JM-B在碳钢上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且吸附分子间表现为引力.缓蚀剂的加入使碳钢在盐酸中溶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升高.

  • 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
    刘勇平,刘长久,潘美姿,杨万新,陈 宇,李 环
    2005, 25(4): 525-5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粒径为300~350nm的稳定的聚苯胺/SiO胶体分散液,研究了稳定剂PVA、纳米SiO的用量和纳米SiO的形态对聚苯胺/SiO粒径大小和分散液稳定性的影响,并用电化学方法(Tafle和EIS)研究了本征态聚苯胺/SiO复合涂层(UPS) 和草酸掺杂聚苯胺/SiO复合涂层(OPS)对铁电极的防腐蚀效果.结果表明,涂覆UPS的铁电极的自然腐蚀电位为-0.705mV,腐蚀电流密度为5.6×10-5A/cm;涂敷OPS的铁电极自然腐蚀电位与涂敷UPS的相等,但前者的腐蚀电流密度为后者的1/2,阻抗值比后者大,防腐蚀效果比后者好.

  • 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
    李 凝,罗来涛
    2005, 25(4): 529-5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沉积-沉淀和溶胶-凝胶等法在扩孔后的Al基载体上分别制备了不同ZrO晶相和晶粒尺寸的负载型纳米ZrO/Al复合载体,并用浸渍法制备了Ni/ZrO/Al.考察了纳米ZrO晶型结构和晶粒尺寸对CO重整CH催化剂Ni/ZrO/Al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四方相ZrO (t-ZrO)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表面吸附性能和催化剂的稳定性,同时t-ZrO晶粒尺寸越小,活性物种的分散度越高,催化剂的活性好.

  • 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
    朱国才,李赋屏,肖明贵
    2005, 25(4): 534-5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采用硫酸铵焙烧法从低品位碳酸锰矿富集回收锰的工艺.将碳酸锰矿与(NHSO通过研磨混合均匀,在马弗炉中300~500℃焙烧0.5~3h.将焙烧过程铵盐分解产生的氨气及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真空通入上一次的浸出液,将硫酸锰沉淀下来.焙砂采用60~90℃热水,在液固为(3~10)∶1的条件下浸取10~20min,得到硫酸锰浸出溶液,作为下一次焙烧过程的吸收液,对吸收液中过滤得到的滤饼进行干燥后得到锰精矿.吸收液过滤后得到的滤液蒸发浓缩,结晶后又得到了(NHSO固体,可以复用.采用该工艺的锰回收率达80%以上,是一种从低品位碳酸锰矿富集回收锰的新工艺.

  • 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
    李海云,侯 明,陈召桂
    2005, 25(4): 538-5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检测Cu(Ⅱ)、Cr(Ⅵ)、Hg(Ⅱ)诱导的微核效应以及Cu(Ⅱ)对Cr(Ⅵ)、Hg(Ⅱ)微核效应的影响,并用F检验和q检验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检验.3种金属离子单独存在时,0~120mg/LCu(Ⅱ)、0~80mg/LCr(Ⅵ)、0~30mg/LHg(Ⅱ)诱导的蚕豆根尖微核率均与其浓度呈正相关,Cr(Ⅵ)、Hg(Ⅱ)浓度继续增大时,由于细胞分裂受到抑制,其微核率下降.统计检验表明,各处理组与空白组以及各处理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3种金属离子的细胞遗传学毒性大小为Hg(Ⅱ)>Cr(Ⅵ)>Cu(Ⅱ).Cu(Ⅱ)与Cr(Ⅵ)共存时,Cu(Ⅱ)对Cr(Ⅵ)的蚕豆根尖微核效应影响较复杂,既有拮抗效应又有协同效应.当Cu(Ⅱ)与Hg(Ⅱ)共存时,Cu(Ⅱ)对Hg(Ⅱ)的蚕豆根尖微核效应影响总体表现为拮抗效应.

  • 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
    吕慧丹,刘 峥
    2005, 25(4): 543-5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制备了可用作靶向药物载体的磁性β-环糊精聚合物微球.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使β-环糊精包裹在Fe表面上,制得了磁性β-环糊精聚合物微球.用正交实验法确定磁性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搅拌速度500r/min;OP浓度,w=4%;β-CD8g;环氧氯丙烷35mL.最佳条件下磁性微球的粒径和Fe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1.62μm、72.3%,磁响应性较强,磁化率为8.56×10-4cm/g.同时采用TEM、IR、XRD对磁性微球结构进行了表征.

  • 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
    卢 洁,刘辉利,梁延鹏,朱义年
    2005, 25(4): 548-5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一系列条件试验,确定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微量砷时的最佳酸度为0.2% (体积比)HNO,最佳灰化温度为1300℃,最佳原子化温度为2300℃.选择硝酸镁为基体改进剂,可有效防止砷在灰化过程中的损失,从而增强吸收信号.本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精密度(标准偏差为0.43%)和较高的回收率(90% ~95%),而且操作简便、快速、自动化程度高,可用于水中砷的准确检测.

  • 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
    唐宁莉
    2005, 25(4): 552-5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稀磷酸介质中,痕量亚硝酸根能催化溴酸钾氧化荧光桃红并使其荧光猝灭,且荧光猝灭程度与亚硝酸根加入量成比例关系,据此建立了催化荧光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其激发波长λex=435.8nm,发射波长λem =560nm,测定亚硝酸根的线性范围为0.0~11ng/mL,检出限为0.37ng/mL.将拟定的方法用于水样、蔬菜、粮食中亚硝酸根含量的测定,结果与Griess法一致.

  • 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
    魏小平
    2005, 25(4): 556-5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酸性条件下,乌洛托品与亚硝酸盐发生亚硝化反应,生成的亚硝化衍生物在碱性溶液中于-1.65V(vs.SCE)产生一个灵敏的极谱波,导数波高与乌洛托品的浓度在5×10-6~4×10-4mol/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10-6mol/L,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微量乌洛托品含量的极谱分析新方法.该法简单、快速、灵敏,已成功地用于废水和消炎药剂中乌洛托品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