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广西东部中生代花岗岩类岩石谱系单位——以姑婆山-花山花岗岩体为例 |
冯佐海, 梁金城, 张桂林, 李晓峰, 邓继新 |
|
|
摘要 运用花岗岩类等级体制划分的原则和方法, 对前人建立的广西东部中生代花岗岩
类岩石谱系单位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 对姑婆山-花山岩体的岩石谱系单位
进行了重新厘定, 将该岩体的8 个单元(或独立侵入体)归并为3 个超单元, 它们归属于
一个花山超单元组合, 是华南中生代构造岩浆旋回有间断的3 次岩浆热事件所形成.同时,
还就如何对待已有的岩石谱系单位和填图成果等问题进行讨论, 并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
|
关键词 :
岩石谱系单位,
岩浆旋回,
中生代,
姑婆山-花山岩体,
广西
|
|
[1] |
李忠阳,党 院,韦子任,叶有乐,陈懋弘. 广西大瑶山大黎斑岩型钼铜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9, 39(2): 249-257. |
[2] |
时毓,三元合,郭智超,刘希军,王新宇,吴祥珂,冯佐海,杨金磊,张晓晨. 桂东北富川鲁洞辉绿玢岩LA - ICP - MS 锆石U - Pb 年龄及Hf 同位素组成[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9, 39(2): 291-300. |
[3] |
张露露,陈 炜. 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模式构建[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9, 39(1): 241-248. |
[4] |
王建辉,张继淹,李 乾,白 晓,唐 芳. 广西东南部下白垩统火山岩的发现及其特征[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8, 38(3): 377-383. |
[5] |
黄良珂,李 琛,黄军胜,王浩宇,宋廷源,吴丕团,刘 清. 广西地区GPT2w对流层延迟模型适用性分析[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8, 38(2): 289-294. |
[6] |
金晓丹,马华菊,廖俊鸿,吴 昊,王启明,曹红军,陈秋颖,高何凤,狄 瑜. 广西某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和健康风险特征[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8, 38(1): 124-131. |
[7] |
傅海晨,邓光明. 基于DEA模型的广西旅游效率评价[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8, 38(1): 168-174. |
[8] |
胡 喆,成官文,陈 珍,梁宁书,覃许江. 广西乡镇垃圾转运方案的技术经济性研究——以广西凤山、宜州两地为例[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7, 37(4): 688-693. |
[9] |
黄月玲,周德海,赵一雷. 广西区域旅游经济时空差异分析[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7, 37(2): 377-382. |
[10] |
刘立龙,黎峻宇,蔡成辉,林国标,黄良珂. 广西地区大气水汽转换系数的K值模型[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7, 37(1): 103-107. |
[11] |
郑 翔,彭懋媛,胡贵昂,陆 刚,黄祥林. 广西大化金伯利岩类岩石的岩石学特征[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6, 36(3): 418-425. |
[12] |
莫子法,罗盛锋,李少游,黄燕玲. 广西东巴凤地区旅游扶贫多点多极支撑发展对策[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6, 36(3): 619-624. |
[13] |
邓 宾,陈 彪,郑国东,覃建勋. 基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稀土资源潜力评价[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6, 36(1): 118-123. |
[14] |
章 涛,缪秉魁,姚 明,王 婵,高 杨,杨 文. 广西栗木钨锡多金属矿区铷矿床地质特征及其资源评估[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6, 36(1): 137-143. |
[15] |
徐 峰,李成勇. 广西岑溪市南大铅锌矿区控矿特征及找矿标志[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5, 35(5): 7-1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