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封面,目录,封底
  • 封面,目录,封底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1982, 2(1): 0-0.
  • 地质
  • 地质
    徐克勤, 胡受奚, 孙明志, 叶俊
    1982, 2(1): 1-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形成花岗岩的物质来源和产出地质背景,将华南中生代花岗岩分属于陆壳改造型和过渡性地壳同熔型。前者主要发育在地壳发育较成熟的大陆板块内部, 后者主要产出在大陆边缘和大陆内断裂凹陷带。由于这两个成因系列花岗岩代表地壳发育程度及其和上地馒联系程度的不同,根据成矿元素在地壳和上地馒分布的差异,作者认为:地壳发育成熟,形成陆壳改造型花岗岩,有W、Sn 、Ta 等特征矿产;过渡性地壳,形成同熔型花岗岩,有Fe、Cu 、Mo。等特征性矿产,地壳发育极低级,形成设源型花岗岩,有∑Ce 、Nb等特征性矿产最后,提出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华南中生代花岗岩不同成因系列的关系。

  • 物探化探
  • 物探化探
    雷林源
    1982, 2(1): 11-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结合二维随机场函数z(x,y)及其统计特征、平稳性和各态遍历性的概念, 导出了二维Wiener滤波器的两个波数响应Hopt(u,v)和Hopt(u,v)。并详细地讨论了导出它们的条件。为了正确地应用Wiener滤波技术, 我们提供了检验物探观测数据的平稳性和各态遍历性的简单而适用的方法。最后还指出,当应用Wiener滤波的不相关技术时, 将在区域异常的谱函数中引入一个非线性畸变因子, 这个区域异常是从具有局部千扰的观测数据中提取的,于是,所提取的区域异常必然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失真。

  • 消息报道
  • 消息报道
    桂林理工大学
    1982, 2(1): 22-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地质
  • 地质
    熊光楚
    1982, 2(1): 23-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能员狈失的概念, 对二度体异常取有限长剖面及离散数据作向上延拓、向下延拓及化到磁极, 特别是向上延拓后对异常的影响作了研究, 提出了确定剖面长度及采样点距的一般公式。
  • 地质
    姜齐节、梅友松
    1982, 2(1): 35-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大陆中东部由古陆核形成的华北、华南两个古陆逐次向外生长而成。每个古陆均以中基性火山岩带为较早的生长边缘。在中墓性火山岩带内岩层时代老, 可能存在我国最古老的岩层, 由中基性火山岩带向外, 岩层时代依次变新, 岩石建造类型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 消息报道
  • 消息报道
    桂林理工大学
    1982, 2(1): 44-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物探化探
  • 物探化探
    刘成湛、滕文超
    1982, 2(1): 45-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镍和钻的地球化学性质出发, 论述了不同成因的黄铁矿中钻、镍含见变化的原因, 并据此查明成矿过程中介质环境变化的情况。任何一个矿床都可以有多种成因, 各种成矿作用的迭加也能从黄铁矿的Co/Ni比反映出来。
  • 地质
  • 地质
    邓燕华
    1982, 2(1): 51-60.
    由于金川贫镍矿石选矿回收率仅50%,迫切需要进行难选原因的研究。本文从选矿矿物学观点出发, 用多种现代测试方法对镍矿物及脉石矿物特性进行了一些研究,得出与前人不同的看法和结论,认为,贫镍矿石难选的主要原因是镍矿物易城化,奴化后生成的氢氧化铁和绒氧化镍薄膜掩盖了硫化镍的本质,使之亲水性增强。其次,是脉石易泥化及硅酸镍的影响。在贫镍矿石中,强蚀变矿石更加难选的原因是由于脉石极易泥化并产生易溶性盐。
  • 地质
    欧阳成甫
    1982, 2(1): 61-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提出什么是线性构造、环形构造和多边形构造的基础上, 对湘中涟源地区的上述构造进行了解译,并对区域控岩控矿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从而提出了今后普查找矿的方向。
  • 物探化探
  • 物探化探
    葛为中
    1982, 2(1): 69-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简述几种系列可编程序式袖珍电子计算器及其在电法勘探中的应用, 着重介绍解释水平层状介质电测深曲线的方法和程序。
  • 物探化探
    林明静
    1982, 2(1): 79-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有效地发现和评价汞异常, 提高我矿效果的目的出发, 依据汞在土壤中有多种存在形式, 和汞、各种汞化合物共有在不同温度下分解释放的特性。同时, 根据笔者对热解(释)法测永专题研究的实验结果, 论述热解(释)法测址土壤样品中汞(分)公的方法及其在次生晕找矿中的实际意义。
  • 消息报道
  • 消息报道
    桂林理工大学
    1982, 2(1): 84-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物探化探
  • 物探化探
    陈柏泉
    1982, 2(1): 85-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提取重液分离产品、过滤重液及冲洗液用的一种玻璃仪器—吸滤器的原理和结构。
  • 问题讨论
  • 问题讨论
    卢国雄
    1982, 2(1): 89-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n人会面问题作了论证, 得出其结果为p(n,t)=n(t/T)n-1-(n-1)(t/T)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