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地质
  • 地质
    袁奎荣、杨心宜
    1982, 2(3): 1-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华南元古代一中生代花岗岩类中, 具有代表性的353个岩体的1449个岩石化学分析成果,采用ACF图解, 并作了Al2O3/Na2O+K2O+CaO、K/Na+K和C/ACF等化学参数的特征对比, 以及它们与Fe+3/Fe+参数的相关分析。结合岩体岩性、矿物成分与部分Sr同位素等资料, 分别不同时期进行了I型一S型花岗岩类和磁铁矿系列一钦铁矿系列花岗岩类的相关关系的对比研究。结果获得:它们之间, 并不存在固定对应关系的结论。这一结论, 有助于揭示西太平洋大陆边缘不同地区之间在花岗岩类形成条件及成矿作用等方面存在着的重要差异。
  • 地质
    朱为方、王联魁、张绍立
    1982, 2(3): 21-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讨论了华南与花岗岩类有关的某些金属成矿岩石化学专属性及某些成岩与成矿的地球化学问题。与挥发分水、氟及铿有关的各种络合物形式反映了K、Na、F、H2O、Li等与多种稀有锡钨金属元素矿化有紧密的成因联系。两性元素铝在岩浆演化和分异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 亦受到挥发分含量的影响, 因而产生配位形式的改变。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矿化元素分散和富集。从铝的饱和度的角度可以将花岗岩浆区分为A型和B型, 二者在岩石化学特征或矿化元素组合上都存在明显差异。花岗岩类及其有关矿化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差异, 和上述地球化学过程有关。根据这些地球化学原理, 我们可以提出某些区域性的找矿远景预测。

  • 地质
    孙岩、张富生
    1982, 2(3): 35-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铜矿区已辩别出破裂构造的三种应力场, 即NE构造应力场, 旋扭构造应力场和NNE向构造应力场。显然, 这些构造应力场控制着铜矿的公布。本文从力学和应力场观点出发, 阐明了全部成矿期构造的主要特征.NE向构造应力场决定了成矿前闪长岩体的侵入,旋扭构造控制了成矿期的各种破裂, 而NNE向构造应力场在成矿后活动, 并破坏已存在的上述两种构造。醛无疑间, 研究破裂的构造应力场与矿化阶段的关系, 对于该铜矿床的勘探和开采, 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物探化探
  • 物探化探
    杨世琦
    1982, 2(3): 45-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利用二维频率滤波方法, 对广西西部大面积航磁异常进行各项数字处理的成果, 提出了深部地质构造的控矿因索、异常特征。并在此基础上, 指出了寻找以钓矿为主的多金属矿床的有望地区。
  • 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
    邵梦林、陆正立、梁锦文
    1982, 2(3): 57-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金属矿区域物探中, 航磁图是广泛应用的一种物探资料。本文提出了金属矿区大比例尺航磁图的数字处理方法技术, 包括分离区域场和局部场的最小均方误差滤波器、位场转换的组合、区域磁异常的反演、局部异常的统计分类, 并以南京一铜陵地区的1:25000的航磁资料为例, 说明了方法的应用及所能解决的岩体分布、地质构造的划分、找矿远景区的予测等地质问题。在附录中给出了部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本期刊登的是方法的应用部分, 并在附录中给出了DJS-β机二维频率滤波程序。
  • 物探化探
  • 物探化探
    梁锦文
    1982, 2(3): 79-9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 编制了将重磁异常平面图转换为两种均匀介质的界面等深度图的程序, 并介绍了确定平均深度和物性差这两个基本参址的方法, 通过理论模型计算, 研究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 问题讨论
  • 问题讨论
    刘昌实、杨心宜
    1982, 2(3): 91-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明了作为划分S一型与I一型花岗岩类的特征岩石化学参数:Al2O/(Na2O+K2+CaO)正确的原子数(或离子数)表达式, 应是Al/(Na+K+2Ca)而不应是Al/(Na+K+Ca/2)
  • 消息报道
  • 消息报道
    1982, 2(3): 94-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问题讨论
  • 问题讨论
    邓涛声、彭瑞琪
    1982, 2(3): 95-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