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与地质环境密切相关, 城市大比例尺工程地质编图是对城市地质环境进行工程地质分析的结果。在阐述城市地质环境的特征及城市建设作用对地质环境施加的改造作用之基础上, 提出城市工程地质研究的3 个命题: 建立第四系地层组合模型, 区域地壳稳定性及地下水运移与贮存状态.结合具体城市特有的自然因素讨论工程地质问题是城市工程地质分析的要点.指出编图精度同时取决于资料丰富程度及分析的准确度.
人工填土是城市工程建设中常遇到的地质问题, 在柳州市一般是对其采用换土法和挤密桩进行加固处理, 如何评价处理后填土的质量, 本文介绍了土试法, 重型( 2) 动力触探和轻型动力触探等测试评价方法, 着重讨论了两种动力触探方法的优点和相互关系, 并结合两个工程实例加以验证. 认为采用动力触探方法具有成本低, 操作简便, 成果直观的优点.
利用431份土工试验和4份载荷试验资料. 结合物质成分分析结果,认为柳州市各区红粘土属中偏低压缩性,变形量以瞬时变形为主,承载力的确定不宜采用理论公式计算,而用查表法比较恰当。
沉管灌注桩施工所产生的巨大侧向挤压力常造成地面隆起, 影响邻近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甚至导致各类建筑物的毁坏. 本文针对宁波地区特殊的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圆柱孔扩张理论, 建立起单桩周围土体中侧向应力的计算模型, 并进而提出和验证用叠加法求解群桩周围土体中的应力变化规律, 以达到定量预侧这种影响作用的目的.
利用破坏概率和稳定系数相结合评价黄腊石滑坡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 黄腊石滑坡目前具有低稳定系数, 高破坏概率。三峡水库蓄水后黄腊石滑坡有失稳滑动的可能。
岩土体由于各种结构面切割而形成不同的岩土体结构类型, 岩块和土块还具有复杂的组构。不同结构和组构类型的岩土体在工程力的作用下有不同的强度、变形和破坏机理, 因此结构和组构的划分及识别是岩土体稳定性分析的关键。目前, 国内外对岩土体结构的划分还停留在问接指标和定性的凭经验阶段, 这是因为岩土体是一种复杂的分形几何体, 传统的几何方法很难从本质上描述其综合的几何特征。而利用分维的概念, 可以研究岩土体结构及组构要素的复杂几何特征, 求得其分形几何特征的参数, 为岩土体结构类型的划分提供定量指标。
通过在MTS815.03 型电液伺服控制试验机上进行试验, 得到了大理岩在不同围压下的应力一应变全过程曲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岩石的应力一应变全过程力学特征, 包括峰值强度、残余强度、应力降、全曲线的分类及破坏后区的分段、脆一延转化临界状态应力比( λ=σ3/σ1)。并提出了一种确定脆一延转化临界围压的方法。
根据南宁, 柳州两市工程地质编图实践, 讨论了城市编图工作中有关编图指导思想、图件精度、地貌研究及岩土的平面三维表示方法等问题.认为城市工程地质编图直接服务于城市建设, 应紧密结合城市规划要求, 客观地反映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及岩土工程的要点及特征. 城市工程地质研究程度的不均一性, 使编绘的同一图件存在研究程度、精度不一的问题, 如何区分出这些地段以及三维反映地基土特征, 直接关系到编制图件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本文提出中国城市地质环境类型划分, 论述城市地球物理场, 地球化学场, 生态环境特征及城市环境地质灾害产生的机理。
.
应用同位素分布特征来解决水文地质问题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临淄地区稳定同位素18O及D、放射性同位素氚的分布特征的研究,给出了该地区冲积扇首部裂隙岩溶水的补给区, 补给高程及补给年龄, 并得出了地下水从冲积扇首部迁移到前缘至少需要15 年时间的结论, 从而为研究区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对灰色系统关联分析的数据标准化方法进行了分类讨论, 认为在水质评价分级应用中, 传统的标准化方法给结果带来多解性以及人为确定解的困难。进一步提出了同单位化、仅作垂向平移的数据处理方法, 其解是唯一的,不带有人为选择问题, 并通过实例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及可信性。
本文提出两个假设是: 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调焦透镜向任意点调焦。在这两个假设前提下, 推导出调焦透镜运行差计算通用公式。
本文从前方交会点的坐标计算公式出发, 推导出双点后方交会坐标的计算公式.根据误差传播定律推导出点位中误差更精确的计算公式.
本文提出一种用直线法确定各点高差代替传统的圆弧法确定各点高差来测定水准仪望远镜调焦运行差, 将这种新的方法称作直线法。该法克服了圆弧法需要场地宽的缺点。而数据处理与圆弧法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