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峪奥长花岗岩(体)位于中条裂谷的西部,和霏细斑岩及辉长岩组成侵入杂岩体,呈南北向展布。区内中条群因受多期挤压作用,构成剥离断层和叠加褶皱的干扰图形,貌似“短轴背斜”的构造背景。北峪奥长花岗岩与相邻的铜矿峪变花岗斑岩均为S 型花岗岩,属裂谷早期拉张阶段产物,但岩性并不雷同。从岩石学、地球化学分析,北峪奥长花岗岩的源岩为下地壳麻粒岩相沉积物经分熔作用的结果,形成于大陆环境。据同位素数据分析,侵入杂岩体的辉长岩和靡细斑岩应在2700 Ma 左右;北峪奥长花岗岩是在2300 Ma以前侵位,略早于铜矿峪变花岗斑岩。
根据陆相层序在地震剖面及电测曲线上的识别标志,采用沉积旋回分析技术及Fischer图解法,将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划分为3 个陆相层序,在研究区表现为冲积扇- 扇三角洲- 湖相沉积体系空间配置关系。在这三个陆相层序中发育低位加积型、退积型、高位加积型和进积型四类小层序组共13 个,其中可识别的小层序达40余个,并进一步阐明了其沉积相(微相)构型特征。
在新疆喀拉喀什河水系重砂矿物中,发现了大量钛铁矿,并找到了可作为寻找金刚石的指示矿物镁钛铁矿。研究表明:镁钛铁矿中MgO 的质量分数高,Cr 2O3较低,Fe2O3很低,即氧逸度很低,由此可推断该区很可能有金刚石寄主岩——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的存在,且含矿性为中等偏贫。个别镁钛铁矿残留有原生表面特征——翻卷凹片、晶面生长纹和双晶结合面等,结合水系特征和水动力条件,推测其搬运距离10 ~50 km,甚至超过50 km。
小柳沟铜钨矿床,朱龙关群下岩组上岩段及上岩组中下岩段是主要的赋矿层位及矿源之一;矽卡岩化灰岩及角闪云母片岩是钨矿体的赋矿岩石;“D”型穹隆构造、环状和放射状断裂以及岩体与围岩接触带是主要的控矿构造;隐伏二长花岗岩是成矿的主要矿源体及热源体。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配合,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地质条件。含钨石英脉及矽卡岩型白钨矿石常与细粒浸染状黄铜矿、黄铁矿共生;围岩蚀变发育,并具分带性,以钨矿体为中心向外依次为:矽卡岩化、大理岩化→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当白钨矿的重砂异常>0. 05 % ;次生晕w(W)>500 × l0 -6 ;原生晕w(W)>500 ×l0 -6 ,w(Cu )>l 000 × l0 -6 时均有钨、铜矿体出现。
在浙江江山老虎山石灰岩中发现Parafusulina ,Verbeekina 和Neoschwagerina 等中二叠世蜓类,证明不是原来认为的石炭系石灰岩,而是二叠系石灰岩。
依据土壤学、气象学、热力学等多学科理论,研究建立气温- 地温变化模型的确立方法,并分析模型对水准测量标志的温度改正的有效性,研究其在水准测量上的应用。由于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拟以地带性土壤分类的方法进行建模。针对森林土壤的红壤类型,依据傅立叶规律性,利用桂林地区实测资料反演其衰减系数,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建立计算模型。在Math CAD 中进行,便捷成图,计算单点值或积分值。以广西某电站多年实测数据为例,检验模型的有效性和精度,证明所建模型在α= 0. 01 水平上显著,回归方程有效。用该模型对水准标志受地温变化的影响进行改正,年周期最大改正值Δh 达0. 4 mm,其精度MΔh≤± 0. 024 mm 可以满足三等精密工程测量或二等变形测量的要求。
介绍了一种道路设计中线一体化测设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根据各桩点里程及其离开中线的距离,利用开发出的中线和边桩等点放样程序,解算出该点的理论设计坐标,然后由附近的高级控制点用极坐标法测设。运用于桂林市中山路扩建工程中的中桩测设,表明该方法及程序高效、灵活、功能大,特别是在地形既复杂又在曲线上的中桩、边桩的放样中,显示出更强的优越性。
为解决恩施山区公路冬季冻胀,春夏之交冻融而产生的翻浆问题。通过铺设土工织物产生水平排水层而迅速排水,同时把两种不同土或材料隔离开,避免混杂产生不良的后果,而且其高强度和高韧性也能分散荷载,起到了加固补强的作用。铺设土工织物后,地面以下十字板强度平均提高70 % ,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提高一倍,荷载板试验强度提高一倍,总残余沉降量约为1~2 mm,路中心沉降均匀,来年冬季未发生冻胀,春季也未发生冻融翻浆。
采用围岩分类专家系统中的不确定性推理处理方法,以工程地质学家谷德振提出的岩体结构划分标准为基础,对金川二矿区岩(矿)体用模糊数学中择近原则的方法进行模糊综合判别。对于专家评判中涉及到的诸多模糊性因素、不确定性因素以及采用因素关系图来作定性描述;将被评定的岩(矿)体结构视为论域上的一个模糊子集;把推理过程抽象为多维论域上确定隶属度的过程,进而用连续隶属函数进行岩(矿)体结构的模糊推理;最后以隶属度的形式给出模糊识别结果,建立了各种结构类型岩组的岩体力学模型。
针对工程地质较为复杂的某多层建筑,通过采用深层搅拌水泥桩复合地基加固处理,对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沉降量等作了计算或判定,对有关参数的采用做了试验和说明。并提出了深层搅拌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应注意的事项,最终取得良好的工程效果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利用滑动最小二乘法构造加权残值法中的试函数,采用配点法求出试函数中的系数,进而可得到定解问题的解;对Wi nkler 地基上的梁和板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理论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试函数适用于多种边值问题,且精度高。
根据滑坡治理中使用的抗滑桩的受力特点,以钢筋砼正截面受力分析理论和等效钢环法为基础,推导了悬臂受力的圆截面抗滑桩非对称均布配筋的设计计算公式,计算示例表明:与均布配筋相比,非对称均布配筋的圆截面抗滑桩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且计算简便、实用。
自1985 年提出环境岩土工程的概念以来,许多专家学者根据自身的实践,对其不断发展和完善。本文回顾了GIS 在环境岩土工程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实践,包括工程勘察管理及评价、地质灾害规划和分析、核废料处置等等。探讨了国内与国外该项研究的现状及差距,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展望。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指出,将环境因子加入到传统的岩土工程研究当中,使其相互协调发展是环境岩土工程的本质所在,GIS 在环境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以巴马县1:1 万土地利用现状图图斑作为评价单元。建立图斑的地形、土壤等适宜性等级影响因素数据库,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土地适宜类的参评因子,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量化参评因子、适宜等级等,运用特尔菲测定法确定各土地适宜类号、参评因子的权重,采用经验指数和法模型划分土地等级,模型经实地评价、专家经验分析进行多次拟合和完善;并借助计算机评价确定评价结果。
广西资源红辉沸石经适当预处理,可成为沸石分子筛的合成原料。以它为原料,采用水热反应晶化合成新工艺,并对该工艺进行优化,合成出质量较高的4A 沸石产品。该合成工艺流程为:天然红辉沸石(预处理)+ 碱+ 铝酸钠+ 水→水热反应→晶化合成→过滤、洗涤→烘干→4A 沸石产品。最佳技术参数为:钠硅比(w(Na2O)/w(Si O2))1. 1 ,水钠比(w(H2O)/w(Na2O))45 ,晶化时间6 h ,晶化温度100 °C。该工艺流程简单,技术参数容易控制,原料来源丰富,合成成本低,产品质量高,可进行工业化生产。
采用X 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广西平乐以层控接触热变质作用为主,并伴随有接触交代作用的叠加所形成的硅灰石中黑色碳质物的物相及存在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硅灰石中的碳质物为石墨,并分别与多种矿物紧密伴生。伴生情况有:①与硅灰石、方解石紧密伴生;②与石英、方解石紧密伴生;③与方解石紧密伴生;④呈尘埃状或星点状包裹于硅灰石矿物颗粒中;⑤以浸染方式存在于硅灰石矿物颗粒中。欲将碳质物从硅灰石矿物中解离出来,至少要将矿石粉碎到0. 043 mm 以下。另外,还发现硅灰石中的碳质物严重降低硅灰石粉的白度。
苯酚和氯仿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用!- 环糊精作催化剂,发生Rei mer- Tiemann 反应,可100 % 地选择合成4- 羟基苯甲醛,且产率很高。氯仿的加入方式以及β- 环糊精的用量对产物的收率及选择性均有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β- 环糊精10 g ,5 mL 氯仿在9 h 内加入,反应温度60°C。在此条件下产率为98. 6 % ,选择性为100 % 。
研究了二羟乙胺基二硫代甲酸钾(HHDDTC)与Cu(Ⅱ)、CO(Ⅱ)、Ni (Ⅱ)在水相中进行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法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一种可对三元素进行同时测定的方法,铜、钴、镍含量分别在10 ~80 ,10 ~60 ,20 ~160 μg/25 mL 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常见干扰离子用掩蔽剂掩蔽后,可直接用于矿石中微量铜、钴、镍的测定。
论述在OPSK 系统的解调与译码间加入一个自适应环节,适当旋转信号星座图,联合调整和修正分支量及译码回溯路径,保留最可能的正确路径,淘汰最可能的错误路径,从而减少信道噪声的引入对后续译码准确性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总体性能。给出了系统模型及计算机模拟结果:广义自适应OPSK 系统较广义OPSK 系统有0. 2 dB 的性能改善;较未编码OPSK 系统约有3 dB 的编码增益。
属性重心决策模型可以把自已的心理重心点或标准点通过重心坐标方法加入到考生分数所构成的属性坐标系中去,从而在招生者的心理标准点与考生之间,建立了一种能表征招生者心理满意度的逻辑评判标准,为高考招生提供了一个能刻划决策者偏好的决策方法。
信息系统(IS)应用是企业提高其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应用的各种IS组成企业IS 应用组合系统,各子系统相互配合而产生协同效应,使得系统总体功能可以大于各子系统功能之和,而且部分子系统功能的发挥依赖于企业特性。基于收益特性分析选择制造业信息系统应用的方法,首先是根据IS 应用与企业特性关系分析确定各项IS 应用的初始优先顺序,然后根据协同效应对初始顺序进行调整,得到最终优先顺序。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前人对IS 应用的研究成果,综合考虑企业特性与协同效应对IS 应用收益的影响,有利于提高IS 应用投资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