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封面,目录,封底
  • 封面,目录,封底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4, 34(3): 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
    熊 彬,刘云龙,李长伟,CAI Hong-zhu,罗天涯
    2014, 34(3): 411-4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解决传统直流电法正演计算中所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基于有限体积法的直流电阻率法2.5维数值模拟算法。针对数值模拟中至为关键的场源奇异性及边界效应。介绍了一种右端项校正技术。通过构建若干典型的地电断面模型,计算地表电位及视电阻率,并对其异常响应进行分析。算例结果表明,通过校正方程组右端项后产生的源矢量不再是包含近源处突变电位的矢量,它能够补偿正演算符因边界取得不够远而丢失的信息,进而减少边界及源奇异性对正演模拟的误差,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可行性。

  • 地球科学
    徐 佼,张 智,董 超,陈立波,李 飞
    2014, 34(3): 416-4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地震波场数值模拟中,边界条件的选取、差分方程的稳定性条件和收敛性以及频散的消除对于模拟质量至关重要。在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二维声波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利用二阶吸收边界条件,模拟了均匀模型、层状模型、断层模型、背斜模型等几种典型介质模型的地震波场。模拟结果揭示了参数的选取对模拟精度的影响程度。通过泰勒级数展开推导得到有限差分波动方程,造成离散的波动方程固有误差的存在。差分阶数越低,频散越严重;相反,有限差分的误差就越小,就越接近于精确解;此外,空间和时间采样间隔越大,会加快计算速度,同时可能会产生网格频散,故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兼顾模拟的精度和速度。

  • 地球科学
    刘苏桥,陈懋弘,杨 锋,戴 昱,张 延
    2014, 34(3): 423-4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金牙金矿的载金矿物主要为毒砂,次为含砷黄铁矿。毒砂矿物结构均一,为主成矿阶段热液成因,相较于成因复杂的环带状含砷黄铁矿更适合于同位素测年和示踪。通过对该矿床毒砂的单矿物 Re-Os同位素测年和 S同位素分析,获得 Re-Os等时线年龄为(206±22)Ma,反映金矿形成于晚三叠世末期,大致相当于印支期挤压造山向燕山期拉伸的构造转换期。毒砂 δ34S值为 -9‰ ~-3.9‰,平均值为 -5.3‰,具有沉积硫的特征,推断硫来自地层,成矿流体为盆地建造水。由此认为金牙金矿是一个与盆地流体和沉积物有关的后生热液矿床。

  • 地球科学
    周旻玥,黄朝柱,韦龙明,周娟娟,翁海蛟,陈梦杰
    2014, 34(3): 431-4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系统研究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莲花山花岗岩以及钨矿脉、云英岩和旁侧花岗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粤北石人嶂钨矿床的成矿环境与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面型云英岩与脉侧云英岩以及相关的两类花岗岩的稀土元素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具有不同的物质来源,显示两期岩浆侵入与热液活动叠加特点;深部 3种花岗岩及其脉侧云英岩的稀土配分模式很相似,表明具有相同的物质与热液来源;隐伏花岗岩体从浅部到深部,稀土总量、δEu值逐渐变小,显示岩浆岩结晶分异程度逐渐增强,为钨矿床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云英岩与花岗岩的稀土配分模式具有一定相似性,都是轻稀土富集,强烈铕亏损,而石英脉大多呈铕富集,相对富集轻稀土;随着成矿时间的推移,成矿环境由还原到相对氧化。因此,石人嶂钨矿床成矿热液与晚期岩浆热液具有相似性和继承性,成矿物质来源除了深部的白云母花岗岩,部分可能来自上部地壳。

  • 地球科学
    闫 伟,罗先熔,文美兰,李雪铭,郭继海,梁海军,李海洋
    2014, 34(3): 439-4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进一步追索黑龙江铜山铜矿已知的隐伏矿体是否有向东南方向延伸的趋势,在铜矿区开展了以地电化学测量为主的找矿预测研究。结果显示:地电化学测量在已知的矿体上方有明显的地电化学异常,说明地电化学测量在该矿区寻找隐伏铜矿是可行有效的;经过对异常特征的分析研究建立了找矿理想模型。结合本矿区的地质条件,在矿区外围开展了地电提取、土壤离子电导率、土壤吸附相态汞等研究,圈出具有找矿前景的靶区 5处。

  • 地球科学
    罗书文,杨 桃,黄保健,覃星铭,邓亚东,史文强,李成展
    2014, 34(3): 446-4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减少天坑等级评价中的主观性,通过分析天坑规模参数特征,选取天坑容积作为评价指标。运用皮尔逊Ⅲ型曲线作为计算模型,结果表明皮尔逊Ⅲ型曲线对天坑规模参数拟合程度较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根据模型计算样本上、下限频率值,结合等比数列排频划分法将其分为 4级,并计算各级分界值对应下的容积值 V作为评价天坑等级的标准,即:小型 V≤5.43Mm;中型 5.43Mm <V≤18.11Mm;大型 18.11Mm <V≤45.26Mm;特大型 V>45.26Mm。通过与现有方法比较,认为该方法既能反映天坑样本总体情况,又能减少人的主观性因素,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 地球科学
    郭 琪,吴 虹,秦润君,裴秋明,关 震,柳 艳
    2014, 34(3): 452-4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美国 1962年的高分辨率间谍卫星 KH-4和 2012年我国高分辨率资源卫星 ZY-3的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对桂林漓江下游上龙—木桥背河段河流地貌 50年发生的变化开展了对比研究,旨在寻找漓江河流地貌的变化规律。通过基于 ENVI的图像处理和 MapGIS的目视解译,对两时相下的河流边滩、江心洲、凹凸岸个数、曲率和河段面积等地貌信息进行了测量和计算,在此基础上开展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区内边滩有的在逐渐消亡,有的在加深堆积,状态并不统一;江心洲的面积和周长均有所增大。(2)凹凸岸规模变中有稳的趋势,长度为 1~2km和 3~4km的个数在减少,而 2~3km的个数则在增加。(3)河段曲率、河段面积及周长都有减小的趋势。

  • 地球科学
    吴松明
    2014, 34(3): 460-4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长冲河铝土矿区大岩矿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区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矿区内的含水层、隔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在矿区内的主要地层进行了抽水试验,并针对拟实施开采方案运用水均衡法、大井法和水文地质比拟法预测矿坑涌水量,为矿区下一步开采方案设计提供直接依据。3种方法的涌水量预测值为:水均衡法(Qmax)19794.75m/d、大井法(Q)2195.38m/d、水文地质比拟法(Qmax)7327.92m/d。这 3种方法在对研究区边界的概化、水文地质参数及富水性的处理上较为粗略,并且缺乏整体和动态的结果反映,但水文地质比拟法对水位降深、富水性等参数进行了修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计算精度,故选择最合理的矿坑最大涌水量为 7327.92m/d

  • 地球科学
    周佩玲,杨忠耀
    2014, 34(3): 466-47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沉香密度大、能沉于水,所含芳香族成分能散发香味。沉香具有瑰丽、稀少、耐久的宝石特性,和一般有机宝石一样,是由动植物生命活动形成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量元素的集合体,并形成与生物生长有关的树脂线纹理。沉香粒度组成细腻、结构致密,硬度不高,色彩丰富,显油脂光泽。其文化蕴涵丰富,有良好的雕刻艺术加工价值,有 “植物钻石”之称;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被称之为 “药中黄金”,有广泛的开发前景。

  • 土木工程与测绘科学
  • 土木工程与测绘科学
    戎 贤,宋 鹏,李艳艳
    2014, 34(3): 473-4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 3根 PHC管桩进行了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对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破坏机理、恢复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添加非预应力筋和剪切端勾型钢纤维对 PHC管桩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 PHC的受弯承载力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配置一定数量非预应力筋可以改善管桩的抗震性能;而剪切端勾型钢纤维的加入则对其抗震性能影响不大,同时有限元所建立的计算模型是合理可行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 土木工程与测绘科学
    刘良林,王全凤,梁爱民,杜晟连
    2014, 34(3): 479-4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常见地震损伤评价模型的不足,基于弹性能释放与结构损伤的内在关系,推导出新的地震损伤指标计算表达式。基于此,结合 4根钢筋混凝土柱的试验数据,建立了构件地震损伤评价新方法。通过4根低周反复荷载破坏试验柱和两榀框架结构数据的验证,本文提出的地震损伤评价模型得到的结果与试验现象非常一致,为结构抗震与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土木工程与测绘科学
    张 敏,邹传龙,周 京,李鹏辉,杨惠君,赵胜华
    2014, 34(3): 484-4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 3组不同强度等级的再生碎砖混凝土浇筑上部墙体的墙梁、1组烧结砖和砂浆砌筑上部墙体的墙梁试验,研究了再生混凝土墙体墙梁的破坏荷载、应力应变、裂缝、挠度等力学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碎砖混凝土墙梁开裂荷载与极限荷载比普通墙梁有所增大;墙梁上部墙体的强度是影响再生碎砖混凝土开裂荷载的重要因素,且其对墙梁的极限荷载也有一定影响;与传统墙梁一样,再生碎砖混凝土墙梁的托梁也为偏心受拉构件;再生碎砖混凝土墙梁的刚度比普通砖砌筑墙梁大,且随上部墙体再生碎砖混凝土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 土木工程与测绘科学
    张 璐,章广成,吴江鹏
    2014, 34(3): 488-4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影响因素众多的问题,以岩土工程勘察原始数据等基础资料为基础,对某城市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将工程地质问题的严重程度作为划分适宜性分区的依据。分析可知,此地区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为砂土液化、软土震陷、沉降变形、渗透变形、地基稳定、基坑稳定和围岩稳定,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每个工程地质问题赋权重,最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绘制适宜性评价分区图,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划分为 4个等级:适宜性好、适宜性较好、适宜性差与适宜性较差。

  • 土木工程与测绘科学
    任 超,黄 惠
    2014, 34(3): 495-4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不同卫星高度角的观测值对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改正和基线解算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中长距离的基线,采用天线指向北方向的方法仍不能完全消除天线相位偏心差造成的误差影响,因此该因素必须在数据处理中加以考虑。

  • 土木工程与测绘科学
    王育红,张合兵,李 伟
    2014, 34(3): 499-5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快速高效地制作形成各种村镇大比例尺地图,切实发挥其在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的服务保障作用,采用实地调研、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归纳总结了村镇大比例尺成图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根据数据获取方式的不同将现有成图方法概化为实测、更新、缩编、集成四大类,并分别阐述了这 4类成图方法的基本策略及其关键技术。该研究进一步理清了村镇大比例尺成图的整体思路,为科学选择或设计适用的成图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根据实际经济水平及数据基础条件,灵活持续地开展村镇大比例尺成图工作才是取得实效的关键。

  • 土木工程与测绘科学
    张腾旭,刘立龙,周 淼,赫 林,黄良珂,张鹏飞
    2014, 34(3): 505-5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LS-SVM)与 BP神经网络的最优加权组合模型。通过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了 LS-SVM、BP神经网络、基于总体最小二乘算法 (TLS)的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和最优加权组合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最优加权组合模型的精度优于其他模型。

  • 土木工程与测绘科学
    钟业勋,童新华,韦清嫄,刘润东
    2014, 34(3): 510-5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拓扑映射的定义,指出了 “刺孔球面”(S -{z})与二维平面 R 的同胚性质。从有限闭区间及其彼此等势的拓扑学原理,推出 f(A)为非空集。f(A)的边界是二维平面上的约当闭曲线,约当闭曲线的任意性,使得 f(A)可以在拓扑变换下变形为任意的形状,构造多种多样的投影网格。以若干实例说明了拓扑映射f ⊃f 的实现方法。

  • 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
  • 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
    侯 明,陈国勇,梁福晓,王羽玲,熊 玲
    2014, 34(3): 515-5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碱法提取枸杞植物叶中的蛋白质,研究了提取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枸杞植物叶中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枸杞叶蛋白质提取率的主要因素顺序依次为:料液比 >NaOH浓度 >提取温度 >提取时间。在 NaOH浓度 0.2mol·L-1,料液比1∶ 70(g/mL)和温度 45℃的提取条件下提取 100min,枸杞叶蛋白质得率可达 75.3%。本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

  • 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
    阮青锋,邱志惠,秦 晴,俞鑫源,宋 林,杨 杨
    2014, 34(3): 519-5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单玻片溶剂蒸发法获得了单斜晶系 BaCl·2HO (氯化钡)晶体的放射状聚集形貌。聚集体 由大量的枝状晶体按照一定的规律聚合而成,枝状形貌有明显的主枝和侧枝,同一主枝的两侧均有相互平行的侧枝,侧枝与主枝的角度约为 34°。通过扫描电镜下的形貌观察和分析,结合理论分析和计算,探讨了该晶体聚集体形貌中蕴含的结晶学规律。氯化钡的柱状晶粒的延伸方向为[100],柱面由平行双面{001}和{010}组成,且以(001)贴在玻片上生长,相邻晶粒以共格晶界(210)相接合;或柱面由斜方柱{011}组成,且以(011)贴在玻片上生长,相邻晶粒以共格晶界(522)相接合。实验观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 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
    李存军,周 翔,谢襄漓,王林江
    2014, 34(3): 526-5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镁铝硝酸根型层状双氢氧化物前驱体(MgAl-NO3 -LDHs),通过低温焙烧 -重构、原位合成方法合成了镁铝尖晶石,研究了反应物中不同铝离子摩尔分数 x值(Al3+ /(Mg2+ +Al3+))、重构作用、原位合成温度等因素对合成产物相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 x值不断增大,镁铝尖晶石的结晶度和质量分数不断提高,晶体初始发育温度不断降低;重构作用使层状双氢氧化物在 c轴上层状结构规整度降低,三价铝离子迁移,有助于镁铝尖晶石的合成;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合成产物中镁铝尖晶石相含量和结晶度不断提高,在 1000℃时可以合成结晶良好的镁铝尖晶石。当 x=0.60时,其含量达 89.51%。

  • 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
    邹小平,陈 平,刘荣进,赵艳荣,韦家崭
    2014, 34(3): 532-5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钢渣的利用率,利用钢渣与矿渣作掺合料、钢渣作骨料制备成钢渣砂替代碎石,制备钢渣高强混凝土。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水灰比、砂率、钢渣砂掺量、掺合料掺量 4种因素对钢渣混凝土工作性能、强度的影响,得出了钢渣混凝土最适宜配合比。采用电通量法研究了最适宜配比钢渣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其较基准混凝土要好。通过 SEM照片对最适宜配合比钢渣混凝土 3、28d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水化产物较基准混凝土密实。钢渣、矿渣等应用到混凝土中不仅具有环保节能的效果,还能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
    王丹宇,钟福新,莫德清,王 伟,王苏宁
    2014, 34(3): 538-5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硫酸铜 -乳酸体系为电解液,采用电化学法制备 CuO,分别探讨了表面活性剂浓度、CuSO 浓度、溶液 pH值、沉积电压、温度、添加剂等工艺参数对 CuO形貌结构和尺寸的影响,并通过 X射线衍射分析仪和扫描电镜等对 CuO进行表征测试。试验结果表明:CTAB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起到抑制晶体(200)面生长而促进(111)面择优生长的作用;随着 CuSO 浓度的增大,CuO晶型由锥型向方型过渡;随着溶液 pH值 (8、10、12)的增大,CuO晶型由缺角立方晶型经过立方晶型向棱锥型转变;沉积电压的改变对 CuO的择优生长晶面有影响,在 2.0V时晶体尺寸最大;随着溶液温度的提高,晶体尺寸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温度为 60℃时,晶体粒径最大;加入浓度为 2.000mol/L的 NaCl添加剂,CuO呈现出二十四面体晶型结构。

  • 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
    简家成,刘 峥,赖丽燕,杨宏斌,黄红霞
    2014, 34(3): 544-5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青岛高岭土制备地聚物的最佳条件和地聚物的水化过程。重点考察了水灰比、碱激发剂掺量、水玻璃模数等因素对地聚物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高岭土煅烧得到的偏高岭土为原料制备地聚物,当水灰比为 0.35、碱激发剂掺量为 21%、水玻璃模数为 1.4时,地聚物具有较高的强度。由此制备的地聚物试块在 50℃下用保鲜膜包裹养护 9d再自然养护 19d,其抗压强度为 71MPa。通过 XRD、SEM对地聚物的水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地聚物不同水化时间的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地聚物在水化过程中,先脱水缩聚生成小颗粒地聚物前驱体,然后进一步生成相对较大的分子,最后连接成网状结构,形成致密结构;其水化产物主要是网状无定型的硅铝凝胶,对应的 XRD衍射区域为 20°~30°。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曾鸿鹄,覃如琼,莫凌云,覃礼堂
    2014, 34(3): 549-5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对有机氯 (OCPs)的研究现状,系统综述了 OCPs的神经毒性、致癌性、生殖毒性和出生缺陷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期为今后 OCPs毒性效应的深入研究和制定食品中残留 OCPs标准提供基础资料。

  • 环境科学与工程
    蔡刚刚,张学洪,梁美娜,叶丽丽,蒋金平
    2014, 34(3): 554-5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有色金属矿区农田重金属污染以及健康风险是近年关注的焦点。以广西南丹县大厂矿区周边 6个村庄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Cd、As、Cu、Pb、Zn和 Ni)特征、潜在生态危害及健康风险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域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变异较大,距离矿区越近重金属污染程度越大,土壤污染元素中 Cd污染最为严重;在被调查的 6个村中,村 5处于较高生态风险。村 1、村 2和村 3处于极高生态风险。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通过摄食途径重金属对儿童健康危害比成人大;致癌重金属 As对人群危害大于 Cd。大厂矿区周边农田土壤受到矿山开采的污染,并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

  • 环境科学与工程
    黄宇妃,宋 波,袁立竹,韦树燕,伏凤艳,曾炜铨,陆素芬,黄献宁
    2014, 34(3): 560-5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南丹为 “有色金属之乡”,其中伴生的砷矿储量丰富。以砷含量相对较高的南丹金竹坳尾矿库区为研究对象,调查矿区土壤、优势植物、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和超标状况。结果表明,金竹坳尾矿区周边土壤砷、铅、镉、铜和锌不同程度超标,以砷、镉污染最为严重,其累积指数范围与几何均值分别为(3.9~ 799.0,82.1)、(1.5~934.4,92.3);刁江水体、尾矿渗漏水砷分别超标 7.1、30.3倍,在调查的 19种优势植物中,蜈蚣草叶最高含砷量 3785mg/kg,胜红蓟叶最高含镉量 28.38mg/kg,碎米莎草根部最高含锌量 986.8mg/kg;尾矿库区周边分布的节节草、灯心草、胜红蓟、双穗雀稗、蜈蚣草、乌毛蕨、碎米莎草及类芦总覆盖度占 82%,由于其对砷镉等重金属较强的耐受能力,可用于相关尾矿库区植被重建和生态恢复。

  • 环境科学与工程
    李文文,李金城,施 钦,沈雨樨,莫德清,彭世聪,温富宁,孙立群
    2014, 34(3): 568-57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水温为 5~15℃及气水比为7∶1条件下,采用接种 -连续进水法对处理乡镇污水的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挂膜启动。研究水力停留时间依次为 20、10、7h时,COD、TOC、NH3N、TP的去除效果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 33d连续进水,在温度为 5~10℃、水力停留时间 7h、气水比7∶1条件下,BAF对 COD和NH-N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55%和30%,此时确定 BAF挂膜启动完成。本试验避免了低温启动曝气生物滤池过程中因加温而增加能耗,为低温挂膜启动曝气生物滤池提供快速、节能的操作依据。

  • 环境科学与工程
    施 钦,莫德清,李文文,沈雨樨,李金城,彭世聪,温富宁,孙立群
    2014, 34(3): 573-5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即以间歇滤料清洗模式运行活性砂过滤器,内装颗粒活性炭滤料,采用生活污水对该反应器进行自然挂膜启动,研究水力负荷依次为 0.56、1.12、2.53m/(m·d)时,反应器对 COD、氨氮、TP、浊度、色度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经过 26d连续进水,挂膜成功;在水力负荷为 2.53m/(m·d)时,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对 COD、浊度及色度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达 54% ~61%、55% ~76%、71% ~86%,但对氨氮、TP去除效果不佳。生物活性炭反应器以间歇清洗模式进行,与传统连续清洗模式的活性砂过滤器相比,高效节能,是一种适应乡镇污水处理的新途径,为其厌氧挂膜及应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 信息科学与自动控制
  • 信息科学与自动控制
    邹 恩,林 兰,黄浩扬,霍 庆,张增根,黄水鸿
    2014, 34(3): 579-5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高效求解复杂的非凸、非线性电力系统经济负荷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混沌迭代粒子群算法: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很强,但易陷入局部最优,混沌的遍历性特性可有效抑制早熟现象。将最优迭代因子引入粒子群算法,对经粒子群算法搜索后的先验解进行基于一种新 Tent映射的混沌变异,并改进算法的迭代策略,以平衡粒子的全局和局部性搜索,避免了早熟收敛。通过 6机组、15机组的仿真试验,以及同其他算法仿真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本算法良好的收敛性和寻优性。

  • 信息科学与自动控制
    孙赵旭,谢晓兰,周国清,倪金生,胡 莘
    2014, 34(3): 584-5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 Aprion数据挖掘算法平台的硬件瓶颈以及算法运算耗时、需要重复扫描数据库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 Hadoop平台应用 MapReduce模型与 Hbase,对 Apriori进行云端的迁移和优化的算法,并与其他的改进 Apriori算法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新的云端算法降低了时间复杂度,使其可以更好的进行数据处理。

  • 信息科学与自动控制
    韩 韬,陈晓辉
    2014, 34(3): 589-5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 BP_Adaboost算法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对算法作了改进:先用遗传算法对每个 BP神经网络弱预测模型进行优化;然后把优化后的 BP神经网络模型看作为新的弱预测器;再通过 BP_Adaboost算法,用多个被遗传算法优化后的 BP神经网络弱预测器组成强预测器模型;最后加权整合优化后用 2000组随机数据验证改进后算法的预测精度,用 Matlab程序仿真实现改进后的 BP_Adaboost算法,并与改进前的 BP_Adaboost算法作比较。程序运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 BP_Adaboost算法预测精度有了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