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长周期内植硅体形成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覃 翔,李仁成,谭淑慧,马江敏,陈国柱,刘鹏冲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 2015, Vol. 35 ›› Issue (5) : 95-97.

PDF(775 KB)
PDF(775 KB)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 2015, Vol. 35 ›› Issue (5) : 95-97.
增刊

玉米生长周期内植硅体形成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 覃 翔,李仁成,谭淑慧,马江敏,陈国柱,刘鹏冲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植物生长周期内植硅体形态、组合变化研究有利于探讨植硅体的形成机制,认识植硅体形态组合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科学解释土壤及沉积物植硅体古植被、古环境信息。玉米变种亚航0919随着生长天数增加及生长温度的升高,第4、5片真叶3叶片以上多铃型消失,哑铃型含量逐渐增加,尖型及棒型含量有所降低,叶片哑铃型长度及宽度有增加的趋势;相同生长阶段,叶片与叶脉植硅体组合及大小显著不同。玉米叶片植硅体的形态、组合在生长季节内的变化主要与植物生长及生长环境温度的变化有关,其形态、大小、组合尤其是哑铃型大小能够响应温度。

关键词

植硅体 / 玉米 / 生长周期 / 古环境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覃 翔,李仁成,谭淑慧,马江敏,陈国柱,刘鹏冲. 玉米生长周期内植硅体形成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5, 35(5): 95-97
PDF(775 KB)

236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