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松桃县嗅脑铅锌矿床与湖南花垣超大型铅锌矿床毗邻,是黔东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铅锌矿床之一。在研究该矿床稀土元素与碳、氧、硫、铅同位素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嗅脑铅锌矿床矿石的稀土元素组成具有总稀土(ΣREE范围为2.03×10-6~3.01×10-6)含量低、轻稀土富集、较高的LREE/HREE值、Eu和Ce均呈不同程度负异常等特点,与碳酸盐围岩的稀土配分模式较为一致,表明成矿物质有一部分可能来源于围岩。成矿期方解石的δ13CPDB值(-1.23‰ ~0.42‰)和δ18OSMOW 值(15.35‰ ~19.51‰)均略低于碳酸盐围岩的δ13CPDB值(-0.79‰ ~2.39‰)和δ18OSMOW 值(18.81‰ ~21.50‰),表明成矿流体与围岩发生水-岩反应导致了成矿期方解石的沉淀,成矿流体中的碳来源于碳酸盐围岩。硫化物δ34S值变化范围为26.3‰ ~34.9‰,以富含重硫为主,表明硫来源于碳酸盐地层中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作用(TSR)。硫化物铅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小且组成均一,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值分别为17.952~18.262、15.641~15.811、38.015~38.663,表明铅主要来源于上地壳,并且具有高铅锌含量的下伏地层为成矿提供了大量金属物质。
广西东南部下白垩统大坡组火山岩,集中分布于梧州、贵港和玉林三市交界地区的自良、金鸡、大燕山和太平等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内。已发现中酸性火山岩1~3层,厚3~84m。岩性为凝灰熔岩、熔结凝灰岩、英安质角砾凝灰熔岩和角砾凝灰熔岩。火山岩上下地层含早白垩世生物化石,凝灰岩锆石U-Pb测年值为104.52±0.53Ma,确定火山岩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晚期。该区火山岩为广西近年发现的新成果,为今后深入分析研究广西中新生代火山喷发特征、大地构造环境和区域地层划分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老黑山铝土矿赋存于下石炭统九架炉组黏土岩中,矿石自然类型有碎屑状、致密状、土状3种,主要矿物有一水硬铝石、高岭石、白云母等。铝土矿中的Be含量为(0.13~6.23)×10-6,Th/U值在1.46~5.07,Sr/Ba的平均值为1.5。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铝土矿矿床的成矿母岩来源于下伏地层,是下伏的碳酸盐岩石经红土化作用及海侵、地表水径流作用搬运至低洼区域聚集沉积成岩,形成以富铝黏土矿物为主的初始富集层,以差异升降为主的构造运动导致初始富集层暴露地表或浅表,富铝的矿物(高岭石等)再经风化淋滤改造,进一步脱硅、富铝作用形成品位较高的铝土矿。矿床成因属古风化壳迁移—沉积—改造型铝土矿矿床,沉积环境为海相的潮坪-泻湖环境。
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恒速压汞等实验资料的基础上,对临兴地区上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致密成因及优质储层发育机制进行分析。该地区上石盒子组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砂岩储层物性整体差,储层以孔隙度小于10%、渗透率小于1mD低孔特-低渗储层为主,局部为中孔低-中渗储层。储层物性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双重影响,在沉积厚度大、沉积微相为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的砂体中,砂岩的储集物性好;早期压实作用和自生粘土矿物胶结作用是砂岩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绿泥石环边胶结对砂岩早期粒间孔隙起保护作用,长石颗粒强烈溶蚀形成的大量次生孔隙大大改善了砂岩的储层物性,是造成临兴地区上石盒子组盒2段、盒4段优质储层发育带的主要因素。
证据权重法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预测方法,利用对矿产相关的地质信息的叠加分析达到对研究区的预测。在充分收集和分析中天山沙垄以西地区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区内矿点分布和典型矿床特征,选取地层、岩浆岩、构造、遥感和化探异常作为多元成矿证据因子,利用证据权重法对研究区金矿进行了找矿远景预测。研究共建立了18个有效证据层,以0.08、0.22和0.4为后验概率边界值划分了三级成矿远景区,圈定A类远景区13个、B类远景区34个、C类远景区45个,远景区面积占比9.26%。
2013年5月,由科研机构和民间陨石爱好者联合组成的沙漠陨石科考队在新疆库姆塔格沙漠周边成功收集到47块陨石,本文对其中12块具代表性的新疆沙漠陨石的矿物岩石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1块陨石样品为平衡型普通球粒陨石,依据其橄榄石Fa值、低钙辉石Fs值、球粒结构特征等划分出9块L5型、2块H5型;1块(库姆塔格014)为非平衡普通球粒陨石,球粒结构清晰,具有不均一的矿物化学组成,依据其Fa、Fs值以及橄榄石的PMD值等将其划分为L3.4亚型。这些陨石的冲击变质程度在S1~S3,风化程度在W1~W3。对12块沙漠陨石以及荷叶塘陨石(L3型)和吉林陨石(H5型)样品进行了阴极发光测试,荷叶塘和库姆塔格014这两块3型陨石中部分橄榄石球粒发强红色光,长石质玻璃作为球粒基质以发强蓝色光为主;吉林陨石和新疆沙漠陨石中的5型陨石,长石质玻璃发暗淡蓝光,橄榄石基本不发光,少数磷灰石发橘黄色光。差异明显的阴极发光现象可作为判断平衡型与非平衡型普通球粒陨石岩石类型的辅助参考。
为了解漳州市水仙花产地的生态地球化学特征,解决漳州市水仙花种植规划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选取了水仙花传统种植区与非传统种植区进行对比研究。采集了土壤、灌溉水、水仙花球茎样品,测定了重金属元素、土壤常量元素及理化指标,根据土壤营养元素全量和有效量评价了水仙种植区的营养状况与两种植区土壤元素差异。结果表明,整个漳州水仙种植区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较高,适宜水仙花生长,非传统种植区土壤中各元素较传统种植区无明显差异,甚至一些对植物生长有利的指标含量更高,如速效K,有效Mn、S、Si,稀土元素。通过两种植区土壤-水仙元素富集系数对比也发现两地差异较小。
基于微分方程法的复杂介质地面可控源电磁数据的正反演算法研究比较成熟,但其涉及复杂计算过程及昂贵的计算代价。采用体积分方程法,结合Anderson解析算法、稳定型双共轭梯度-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降低计算量及存储量要求;采用对比源反演算法,利用伴随算子及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提高多频率数据的反演迭代效率,开展复杂介质可控源电磁频率域数据的2.5维快速正反演算法研究。3个不同复杂度模型算例表明,积分方程法2.5维算法在复杂地形及大尺度地下目标体的模拟中具有独特优势;对比源反演过程避免了病态雅可比矩阵及其逆矩阵计算,无需正演算子,反演迭代稳定收敛。
利用地面雷达探测技术,结合工程地质钻探以及孔中雷达测井技术,形成地面与孔中互补的立体探测,识别出岩溶塌陷的早期隐患。研究表明,地面雷达探测可以定位浅地表的土洞、土层扰动区以及溶洞,可指导地质钻探工程布置和孔中取样位置选定,并能提供孕灾过程持续监测;工程地质钻探可以准确查明地层结构性状和验证地面雷达探测异常;孔中雷达探测可以弥补地面雷达探测深度浅和工程地质钻孔数量有限的不足,更大范围地提供深层地质信息。地面雷达与孔中雷达组合探测并结合覆盖型岩溶塌陷孕灾过程的研究,可在灾害隐患识别方面为土地规划利用和地质灾害防治等提供有力技术和理论支持。
基于遥感影像的水体信息提取对于陆表水资源调查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以Landsat8OLI影像为数据源,秦岭北麓某黄土覆盖区为研究区,探讨了反映水体像元值的数理、空间统计分布特征。结果表明:OLIB4/B7影像可有效突出各类地表水体信息;研究区水体异常服从多重分形分布,根据无标度区走势可划分出3种不同性质的自然水体,即以大型水库为代表的深水水体、浅水水体(包括浅滩和湿地)和小规模汇水区;假异常较之于水体异常具有不稳定性和空间离散性,可分别通过GIS叠置分析、热点分析予以剔除。野外踏勘证实本研究水体解译精度接近100%。
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管理、地下空间三维可视化等技术,将地质勘探调查成果统一在三维可视化信息平台中集成,面向地质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综合数据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选择羌塘盆地和半岛湖重点区块,从已有地质认识成果出发,采用基于多源数据的交互建模方法,建立断层系统和沉积地层三维模型。基于Creatar三维基础平台研发了数据管理及三维可视化系统,实现了对羌塘盆地基础地质成果数据、基础地理数据、油气专业数据、盆地-区块三维模型数据、二维专题分布区图、DEM及遥感影像的集中管理,并可以分类、查询、检索和显示,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直观的盆地勘探开发信息一体化查询、分析的可视化环境。
为了解溶质在含水层中的运移过程和规律,在室内建立二维砂槽模型,以NaCl溶液为溶质代表,采用电阻率成像的方法监测溶质运移过程。研究发现:在稳定流条件下,NaCl溶液沿水流的方向移动距离较大;在垂直方向上主要受水动力弥散和重力的作用,随着试验的进行逐步向下扩散;低阻区沿水流方向的移动速度比垂直方向的入渗速度快。由电阻率图像可以清晰地看出咸淡界面的迁移过程,说明应用电阻率成像法监测溶质运移过程是有效的,为地下水中溶质运移过程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视化手段,为求取地下水流速和水动力弥散系数奠定了基础。
通过降雨对龙胜县滑坡、崩塌发生的数量与发生当日的降雨量、3日累计降雨量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发现其滑坡、崩塌发生的数量与上述两种降雨量关系曲线图出现2处拐点,拐点处所对应的降雨量值被认为是降雨诱发滑坡、崩塌发生数量产生重大变化时的临界降雨量值(日降雨量60、110mm,3日累计降雨量100、200mm)。以龙胜县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各易发区为基本单元,分别计算各易发区在不同降雨量段下,这两种地质灾害发生的信息量值,再根据信息量值大小,把全县划分出5个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预报时,先将预测的当日降雨量值或3日累积降雨量值归入相应的降雨量段,再采用相应降雨量段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报图来预报不同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小。
为了使CFRP板加固后的构件在提高承载力的同时,也能保证构件在破坏前具有足够的延性,在对5根C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延性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平截面假定以及材料应力应变本构关系进行推导,提出根据确定的目标延性系数反算CFRP板加固面积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证明计算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为研究预应力技术对RPC梁斜截面抗裂性能的影响,对3根预应力RPC工字梁及1根非预应力RPC工字梁进行单点加载下的斜截面抗裂性能试验。分析了预应力度及剪跨比对预应力RPC梁斜截面开裂裂缝形态、主斜裂缝倾角及宽度、主斜裂缝投影长度的影响,探讨了预应力度及剪跨比等因素对预应力RPC梁斜截面开裂荷载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预应力RPC梁斜截面抗裂强度计算公式。研究表明:预应力的施加可以有效提升RPC梁的斜截面开裂荷载,但这种有利作用会随剪跨比的增加而降低;预应力可改变RPC工字梁的初始斜裂缝形态、减小主斜裂缝的倾角,但其对主斜裂缝投影长及主斜裂缝最终宽度影响不大。
对设置支撑的广义Maxwell阻尼单自由度减震系统完全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建立设置支撑广义Maxwell阻尼器的等效本构关系,用积分微分方程实现结构时域非扩阶建模;然后,采用传递函数法,直接在耗能结构原始空间上获得减震系统在任意激励和非零初始条件下结构位移、速度和阻尼器受力、受力速率的时域瞬态响应解析解;最后,基于地震动的强度非平稳和频率非平稳,采用Conte和Peng所提出的完全非平稳地震动功率谱模型,获得减震系统的结构位移、速度和阻尼器受力、受力速率的完全非平稳响应解析式。所获得的结构系统时域瞬态响应解析解和完全非平稳地震响应解析式,可为建立结构系统各构件抗震动力可靠度和基于模态叠加的反应谱抗震设计法提供分析路径。
选取4种具有代表性的土样,运用Wei和Muraleetharan提出的饱和度随时间的演化方程对其进行动态多步流动试验,来预测其非饱和土的水力学参数。以平衡态法的试验结果作为参考标准,将预测结果与其相比较发现:在砂土与粉土的试验中,试样饱和度较大时两者偏差较大,这是由于试验采取的3Bar陶土板的渗透系数与砂土和粉土的渗透系数相差较大,导致孔隙水不能被及时排出。粉质黏土的预测结果与平衡态试验结果非常接近,说明该方法对粉质黏土的预测非常有效。由于受到实验设备与陶土板规格的限制,黏土的预测范围偏小,但是预测结果较为理想。通过平衡态实验发现,4种土样的土水特征曲线均为典型的“S”型曲线,以进气值与残余饱和度为分界点可将其分为三部分。动态多步流动试验根据该三个部分来确定试验的吸力增量与吸力步长,并给出了合理的值。
针对标准Canny算法在滤波器和梯度幅值计算上的缺陷,使用非均值滤波算法替换了传统Canny算法中高斯滤波算法,并对梯度幅值的计算过程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种改进的Canny边缘检测算法,并基于CUDA平台对改进算法实现了并行化。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Canny边缘检测算法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边缘检测效果较好;基于CUDA的改进Canny边缘检测并行算法相较于串行算法效率提升明显,获得了较高的加速比。
通过GPS高程异常平面拟合实例,系统地介绍了最小二乘估计、总体最小二乘估计、稳健最小二乘估计、稳健总体最小二乘估计、半参数估计等5种估计方法的原理和特点,比较了它们的识别模型参数、减弱系统误差、抵御粗差和不同类型误差的能力。结果表明:总体最小二乘估计在GPS高程拟合中稳定性较弱,IGGⅢ抗差方案会放大随机模型误差对平面拟合模型的影响,半参数估计只有在系统误差存在下与最小二乘估计参数值相差大,最小二乘估计在高程拟合中精度最高。
利用MAYG站BDS和GPS的L1载波高度角小于20°的SNR数据对海平面高度进行反演,并与验潮站实测海平面高度作对比分析,得到在2016年年积日第196天的BDS反演结果与验潮站实测海平面高度的MAE优于8cm;BDS在2016年第191~196天的反演结果的RMSE为0.357;BDS、GPS联合反演结果与验潮站实测海平面高度RMSE达到0.286,相关系数优于0.856,BDS能较好实现实时、连续监测海平面高度的变化,BDS与GPS联合监测海平面高度提升了监测分辨率和精度,BDS-MR进一步拓展了GNSS在海洋遥感领域监测的能力。
以葡萄糖、三聚氰胺和甲醛为主要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葡萄糖-三聚氰胺-甲醛(GMF)树脂,研究了葡萄糖与三聚氰胺的摩尔比(Mg∶Mm)对GMF树脂固化性能与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MF树脂固化后羟甲基等活性官能团含量减少,形成了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随着Mg∶Mm 的增加,GMF树脂的热稳定性总体变差;GMF树脂的固化过程为放热反应,随着Mg∶Mm 的增加,活化能Ea随之增大,固化反应更难发生,需要更高的温度使其充分固化;GMF(Mg∶Mm =0.1)与GMF(Mg∶Mm =0.5)树脂的固化反应n级动力学模型分别为dα/dt=1.36×108e-80890/RT(1-α)0.9278、dα/dt=1.55×1010e-96480/RT(1-α)0.9367。该结果可为GMF及其他糖类物质改性MF树脂的热性能与人造板热压工艺的研究提供参考。
采用熔融制样,以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实现了同时测定锰矿石中Mn、TFe、SiO2、Al2O3、K2O、Na2O、CaO、MgO、BaO、TiO2、P、Cu、Zn、Ni等14种主次量组分。选择锰矿石国家标准物质、人工合成混合标样以及化学定值样品,通过灼烧减量校正建立校准曲线,解决了各类锰矿石中的多种组分的测定问题。探讨和分析了影响熔融条件的各种因素,获得了最佳的制备条件:样品与Li2B4O7 -LiBO2混合熔剂稀释比例为1∶20,加入0.10gNH4Br作脱模剂,0.30gNH4NO3 作氧化剂,于700℃预氧化5min,1100℃熔融时间8min制备玻璃熔片。对锰矿石样品进行精密度考察,除了低含量的Na2O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2)为8.93%外,其他各组分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将本文方法用于锰矿石样品的测定,结果与样品湿法测定值相一致。
利用Cu2+能够有效淬灭碳纳米点(CDs)的荧光,而鸟嘌呤(G)能与Cu2+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使其脱离CDs表面导致CDs的荧光得以恢复的原理,构建了新的关-开型G传感器。结果表明:在室温(25℃)下,G于CDs-Cu2+体系中(在pH=5.5的PBS缓冲溶液中)反应7min后荧光强度恢复量达到最大,G浓度在10~100mg/L范围内与体系的荧光强度恢复量(IF2-IF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1.1466x-8.0474(R2=0.996),检出限达2.5×10-3mg/L(S/N=3)。该方法用于尿液中G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8.77%,RSD为2.9%。
采用VSMVI变量筛选方法从大量描述符中筛选最优子集,再由MLR回归方法建立了83个噻唑-2-乙胺类化合物与非洲人类锥虫病(HAT)抑制活性之间的二维定量结构-活性相关(2D-QSAR)模型,最优模型的拟合相关系数(r2=0.8892)和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0.8574)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拟合能力和预测能力。模型的描述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分子的二维结构和疏水性对抑制活性具有重要影响。同时采用基于CoMFA和CoMSIA方法的三维定量结构-活性相关(3D-QSAR)建立了相关性显著、预测能力强的定量模型(CoMFA:r2=0.924,q2=0.516;CoMSIA:r2 =0.944,q2 =0.531),其中CoMSIA的疏水场贡献率最高,说明了分子的疏水作用对抑制活性的重要影响。
以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t)G03菌株为对象,研究光照、碳源、氮源、无机盐、培养基初始pH和培养温度等条件对该菌株繁殖及其代谢产物杀虫晶体蛋白和ZwittermicinA(ZwA)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03菌株发酵培养基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最适无机盐为氯化钠,最适培养温度为30℃,最适的初始pH为7~7.5;ZwA的最适合成条件与之相同,但是其最适初始pH为8.0;菌株在4000lux下发酵40h时繁殖量最大;杀虫晶体蛋白积累量在4000lux下发酵55h时最大;黑暗条件下ZwA的积累量较2000lux光强下的大。
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Fenton试剂处理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考察了初始pH值,H2O2投加量,n(H2O2)∶n(Fe2+)和反应时间对氧化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的影响。以浓缩液中COD去除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法筛选出初始pH值、n(H2O2)∶n(Fe2+)和H2O2投加量3个相对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初始pH为3~7、H2O2投加量20~40mL/L和n(H2O2)∶n(Fe2+)为2~8的条件下,分析COD的变化。通过DesignExpert8.0软件设计实验,得到了一个二次响应曲面模型。Fenton氧化的优化工艺条件:初始pH值4.94、H2O2投加量1.0032mol/L,n(H2O2)∶n(Fe2+)=5.38,在此最优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最大,为76.12%。经实验验证,响应面的预测值与实验值拟合性好,能够很好地反映Fenton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的过程。
当前关于Web服务组合的研究都认为服务的可用性在时间上是连续的,而由于一些原因(如多任务的云环境),服务的可用时段会受到限制,因而有必要研究可用时段受限的Web服务组合(AIR_SC)问题。在描述可用时段受限的Web服务的时序逻辑的基础上,通过讨论顺序、并发与选择3种常见模式时的AIR_SC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策略的探索AIR_SC问题的方法,以获得时间跨度最短的组合方案。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时间开销及研究AIR_SC问题的必要性。
针对当前OpenStack云平台的虚拟机调度策略未综合考虑服务器能耗、使用数量、计算性能带来的高能耗、服务器数量较多、较高的服务等级协议(SLA)违背率的影响,构建了综合这几方面因素的能效优化模型,根据该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双策略差分进化算法的虚拟机放置策略。算法包括变异阶段根据种群分组差异选择不同变异策略,增加自适应交叉与变异参数用于提高算法收敛速度,使用综合能效优化模型作为适应度函数评价进化个体。实验仿真表明,本文策略使得OpenStack中虚拟机放置具有比其内置算法和DE、PSO算法更低的能耗、更小SLA违背率和更少的服务器使用数量。
提出了一种基于完全子图和标签传播的重叠社区检测CLPOA算法。该算法首先搜寻完全子图,并为每个子图分配唯一标签,实现快速标签预处理;然后根据每个节点的邻接节点标签来更新该节点的标签,同时提出接触频数优化标签选择策略降低标签随机传播概率;最后,通过网络标签分布情况进行社区划分。选取两个小规模标准数据集和两个大规模网络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CLPOA算法能保持和COPRA算法相同社区划分质量,同时具有更好的算法稳定性和时间性能。
为了实现BDS卫星信号B1频点的接收,采用MAX2769B设计了一种射频信号接收系统方案。该方案具有功耗低、集成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根据MAX2769B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利用MAX2769B实现了一种BDS接收机射频前端方案。详细描述了射频前端每个模块的功能,介绍了电路板制作的重要原则和北斗B1频点信号接收方法。在制作完成射频接收前端后,对射频模块输出的中频信号进行测试,射频模块输出的中频信号满足理论分析,输出信号功率增益112dB,且能用在基带信号处理程序上实现信号捕获。
无线信号在复杂环境多变的室内传播时,信号传播往往发生反射、多径和障碍物阻挡等,导致信号传播模型参数的变化。由于传统的RSSI的定位误差较大,标准BP神经网络实现室内定位训练样本时存在目标误差下降速度较慢的问题,本文采用了LMBP算法,使用Matlab软件编写LMBP神经网络算法代码进行性能仿真分析。实验结果显示,LMBP神经网络有效地解决了训练误差收敛速度慢的不足,提高了定位精度。
依据季节调整思想和X-13A-S模型理论,以传统的SARIMA模型对2000年1月—2016年7月观测值进行建模,预测2016年8—12月铁路客运量,同时用X-13A-S模型对数据中可能存在的日历效应进行季节调整,并建模预测。对比SARIMA模型,X-13A-S模型拟合效果更优,更适合我国铁路客运量的预测。之后用X-13A-S技术将所有原始数据重新建模预测,预计2017年春运后,4月份会再次出现小高峰,将比春运客流高,8月份铁路客运量达到最大。随着假期的减少,10月后客运量将下降,2018年年初迅速回升,总体呈上升趋势。
研究了线性随机延迟积分微分方程的数值稳定性,建立了分裂θ方法和随机线性θ-方法求解线性随机延迟积分微分方程并讨论其稳定性。当θ∈[0,1/2]时,对于步长和漂移系数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两类θ-方法是均方指数稳定的,而对于θ∈(1/2,1],这两类数值格式的指数均方稳定性是没有限制条件的。
研究次线性期望空间下随机变量序列的完全收敛性,在条件为Cⅴ(|X1|pl(|X1|1/α))<∞ 的情形下,把同分布ND随机变量序列的完全收敛性从概率空间推广到了次线性期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