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北地区为一主要出露新元古界冷家溪群的构造隆起带, 其前中生代的抬升剥蚀过程模糊不清且尚未得到研究。 本文通过新元古代的冷家溪群—上古生界地层序列、地层发育和缺失情况及其反映的不整合特征, 尝试性重塑了湘东北前中生代抬升剥蚀过程, 形成以下主要认识: 湘东北地区自北往南可划分为临湘、岳阳、 金井、 长沙、 醴陵等5 个特征有别的抬升-剥蚀区, 造成抬升-剥蚀的构造事件包括冷家溪期末的武陵运动、 板溪期末的雪峰运动和早古生代后期的加里东运动, 其中加里东运动包括奥陶纪末的北流运动和志留纪中后期的广西运动; 武陵运动自北而南在各抬升-剥蚀区造成的抬升剥蚀量分别为>0~5 200、 800~6 900、00~3 200、 500~3 200、 500~8 000 m; 雪峰运动造成的抬升剥蚀量在临湘抬升-剥蚀区不明, 在岳阳抬升-剥蚀区约300~800 m, 在金井抬升-剥蚀区约1 800 m, 在长沙和醴陵抬升-剥蚀区不明显; 加里东运动自北而南在各抬升-剥蚀区造成的抬升剥蚀量分别约为500、 3 300~>4 400、 2 400~7 900、 300~7 100、 3 100~9 300 m。上述抬升剥蚀过程为武陵、 雪峰和加里东等构造运动特征提供了一定约束。
柏林坪石墨矿床是川北米仓山南缘石墨矿带新发现的晶质石墨矿床, 该矿床主要赋存在晋宁澄江期岩浆岩体接触外带中的中-上元古界火地垭群麻窝子组中, 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于硅质板岩、 大理岩中; 矿石平均固定碳含量5. 81%, 石墨多呈鳞片状, 多数片径大于1 μm。对该矿床矿石和围岩的主量、 微量元素及C-O 同位素研究表明: 石墨矿石和大理岩的稀土总量较低, 在(45. 03~79. 28)×10-6,其与太古宙后澳大利亚平均页岩(PAAS)具有一致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模式; 大理岩的δ13CPDB 值为+3. 1‰~+3. 9‰, δ18OV-SMOW 在17. 17‰~19. 53‰, 指示成矿原岩为近海的含陆源碎屑的碳酸盐岩; 矿石的有机碳δ13CPDB 值为-5. 2 ‰~-5. 6 ‰, 显示碳质来源主要为海相碳酸盐岩, 可能混染了其他碳源; 石墨方解石同位素温度计显示其形成温度在420~456 ℃。该矿床成因类型为区域变质型, 海相碳酸盐环境是该类型矿床形成的物质基础, 区域变质作用是其形成的必要条件。
阐明微相控制下的致密储层展布及其微观特征, 对揭示致密油差异富集规律, 实现有利储层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运用铸体薄片、 粒度分析、 扫描电镜和高压压汞等技术手段, 对长6 段致密储层样品进行测试, 获得孔隙类型和孔喉结构特征, 结合沉积微相研究成果认为, 定边地区长6 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 长石砂岩为储层主要岩石类型, 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溶孔组合。孔隙度主要集中在8. 01%~11. 41%, 平均为10. 25%; 渗透率一般在(0. 10~1. 04)×10-3 μm2, 平均0. 47×10-3 μm2, 主要属于低孔特低孔-特低渗超低渗小孔微细喉型储层。微相对储层物性及平面展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压实作用是储层致密的主因, 其次是胶结作用; 溶蚀作用以及绿泥石膜对压实及胶结作用的抑制, 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
古地貌对侏罗系油藏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环江油田西部的洪德地区为例, 利用该地区大量钻完井、 测井、 试井及最新三维地震资料, 采用印膜法对该区前侏罗纪古地貌原型形态进行了恢复。研究区古地貌单元被划分为古河谷、 古阶地、 斜坡、 河间丘、 低残丘等5 种类型。油藏主要分布在斜坡带、低残丘等高地区域, 这些区域地层水环境相对闭塞, 地层水矿化度较高(10~109 g/ L)。 研究区支沟发育:一级支沟向东南发育, 二级支沟向南部发育汇入甘陕古河, 三级支沟向北发育, 共识别出1~3 级河道9 条。坡嘴地貌中的边滩相带砂岩经过河流的反复冲刷, 分选及连通性均较好, 也是油藏分布的有利区带。
HED 族陨石来自灶神星, 是研究太阳系和类地行星形成及演化的重要窗口, 而研究稀有气体是了解HED 族陨石和灶神星撞击历史与热事件的主要途径。本文对非角砾岩化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NWA 11586 开展了稀有气体、宇宙暴露(CRE)年龄和气体保存年龄研究。稀有气体同位素表明, NWA 11586 陨石He、Ne 和Ar 气体主要是宇宙射线成因和放射性衰变成因的; 该陨石 CRE 年龄(38. 5 ± 4. 1 Ma)与 HED 族陨石 35~41 Ma 的主要撞击溅射事件年龄相一致,故其可能在~40 Ma 前从灶神星或 V 型小行星溅离; 陨石 U、Th-4He(T4 )及40K-40Ar(T40 )气体保存年龄分别为1019±41 Ma 和3041±77 Ma, 已受到后期热事件影响而发生了重置.
桂林环城水系是古今城市水系园林的典范, 是传统营城思想中“山-水-人-城”整体环境观的外 显。通过历史文献与图像资料分析, 梳理由唐至今的桂林环城水系形态演变与城水关系变化, 并从中提取 值得借鉴的建设思路和方法。结果表明: (1)古代桂林环城水系的形成源于城防需求下对区域水系资源的巧妙利用, 通过对周边风景要素的整合和基础设施的完善逐渐形成园林化的空间环境, 带动了城市景观建设; (2)当代“两江四湖”工程在修复古水系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历史的超越, 包括景观格局拓展、景观形式 创新、休闲活动丰富度增加以及文化、生态、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的提升; (3)在总结桂林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以水为脉, 整合城市空间”、“主客共享, 提升水域活力”、最终构建“城-产-游”复合系统的“城-水- 景”一体化路径。为传统城市水系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山水城市景观建设提供参考与启示。(2)当代“两江四湖”工程在修复古水系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历史的超越, 包括景观格局拓展、景观形式创新、休闲活动丰富度增加以及文化、生态、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的提升; (3)在总结桂林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以水为脉, 整合城市空间”、“主客共享, 提升水域活力”、最终构建“城-产-游”复合系统的“城-水- 景”一体化路径。为传统城市水系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山水城市景观建设提供参考与启示。
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颁布实施以后, 抗震设防要求全面提高, 抗震评估和加固工作也 遇到了越来越复杂的挑战。引入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原理, 提出基于性能的既有结构抗震评估方法, 介绍了方法体系中地震作用取值、抗震性能目标、耐久性损伤模型和抗震分析方法等内容, 并以一框架结构教 学楼加固项目为例, 说明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与加固设计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一般既有建筑, 应根据等超越概率原则来调整其地震作用; 既有建筑抗震设防目标在相同概率保证的前提下与新建建筑保持一致, 因此其抗震性能目标可参照新建建筑的相关规定确定; 既有结构的性能评估应考虑其耐久性损伤; 基于性能的既有建筑抗震评估方法, 能直接定量评估建筑结构在中震和大震下的性能, 因此可更准确判断既有建筑是否需要抗震加固及如何更有效地加固结构。
为建立粘弹性阻尼耗能结构系统响应的精确分析方法, 基于虚拟激励法, 提出了广义Maxwell 阻 尼耗能系统 (结构、阻尼器) 均匀与非均匀响应的精细积分精确格式。首先, 构建设置支撑的广义Maxwell 阻尼耗能结构模型, 通过扩阶方法建立结构动力方程; 然后基于高效的虚拟激励法, 提出了非均匀精细积 分一般精确格式; 最终建立了8 种具体经典调幅精细积分精确格式。该方法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具有代表性的特点, 为粘弹性耗能系统均匀与非均匀响应分析提供了方法。
以一座千米级悬索桥桥址为研究对象, 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 探讨600m级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外包混凝土的浇筑方案, 通过计算对比分析不同工作面、分段数与横向浇筑顺序对劲性骨架受力与变形的影响, 结果表明: 工作面划分数目不同, 劲性骨架最大应力位置也不同; 随着工作面分段数的增加, 拱脚下弦管和拱顶上弦管的钢管和管内混凝土应力并不同步增减, 且最终拱顶下挠量随着分段数的增加略有减小; 横向浇筑顺序三相比之前经验的横向浇筑顺序, 对上下弦应力水平均有明显改善, 钢管最大压应力降幅达7. 2%, 管内混凝土最大压应力降幅达10. 5%, 拱顶最大挠度降幅达7. 87%, 达到了较好的优化效果。
为探究适合红黏土崩解性测试的试验方法, 在对比现有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后, 根据土样在水中受力平衡理论, 分析水入渗过程中封闭气泡作用和黏土矿物的膨胀性对定量分析土体崩解性的影响, 通过测试11 组不同条件下红黏土的崩解性, 验证封闭气泡以及土体膨胀性对崩解的影响, 并结合红黏土的工程特性, 提出一种实用的崩解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表明: 短时间(<3 d)的崩解性测试, 静水天平和烘干法可适于饱和及非饱和红黏土的崩解性测试; 长时间(≥3 d)崩解试验只能用烘干法。为了提高崩解性的测试精度, 建议非饱和土崩解入水1 h 内采用静水天平读数, 饱和土全过程以及非饱和土入水1 h 后崩解试验采用烘干法读数。
游离氧化铁对红黏土力学特性存在显著影响, 为分析其影响机理, 采用柠檬酸钠、碳酸氢钠和连二亚硫酸钠的混合溶液(DCB 法)去除红黏土中游离氧化铁, 以去除和未去除游离氧化铁红黏土为研究对象,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两种试样的土水特征曲线、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抗剪强度和失水收缩特性。结果表明: 吸力在较高范围内, 同一含水率时去铁红黏土的基质吸力和总吸力整体高于未去铁红黏土的基质吸力和总吸力; 红黏土无论在去游离氧化铁还是未去游离氧化铁时其试样的渗透吸力都很小, 几乎可以忽略; 基质吸力的影响导致红黏土抗剪强度随含水率增大而降低, 去铁过程减小土颗粒胶结效应引起红黏土抗剪强度 明显下降, 主要表现为有效黏聚力的下降。去铁后红黏土收缩率明显高于未去铁红黏土, 主要归结于游离氧化铁胶结土颗粒作用抑制其收缩。
采用聚合物对水淬锰渣包覆改性, 将包覆改性后水淬锰渣与玻化微珠组成复合骨料制备复合保温砂浆。研究了包覆改性溶液对水淬锰渣吸水率的影响, 改性锰渣掺量、胶凝材料配合比以及发泡剂掺量对保温砂浆性能的影响; 利用SEM 分析改性前后锰渣表面形貌的变化和胶凝材料水化产物的形貌。试验结果表明: 使用质量比为1 ∶3的苯丙乳液与有机硅母液作为复合改性溶液时, 改性锰渣的吸水率为 5. 34%, 憎水效果最好; 复合保温砂浆中, 改性锰渣最佳外掺量为 75%, 锰渣微粉与粉煤灰的最佳比例为4 ∶1, 发泡剂最佳掺量为 0. 1%, 制备的复合保温砂浆28d抗压强度为1.1MPa、干密度为436 kg / m3 、导热系数为0.079 W/ (m·K), 符合《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技术规程》(JGJ 253—2011)中Ⅱ型砂浆的要求。
针对在常规三轴试验中由于实验仪器和计算方法的限制无法实现土样变形准确测定的问题, 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运用于土样三轴试验中, 通过非接触式测量为三轴土样变形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测量手段, 为促进数字图像测量技术在土工三轴试验中的发展与应用, 很有必要对现存的基于数字图像测量的三轴试验方法进行总结和梳理。在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对目前具有发展前景的、在三轴土样变形测量中得以应用的3种数字图像测量方法(基于数字图形处理的三轴试验、基于数字图像测量系统的三轴试验、基于新型数字图像测量的三轴试验)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详尽地阐述了各测量方法的测量原理和局限性; 通过不同测量方法的对比分析, 揭示了基于数字图像测量的三轴试验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针对不同的图像测量方法, 提出了不同的改良方法。
针对倾斜摄影外业影像采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利用免像控的方式从影像数据采集前的无人机4 个飞控参数(航向重叠度、 旁向重叠度、 相机角度、 飞行高度)来分析真三维模型的质量。通过均匀设计试验来优选因素组合, 在Context Capture 软件中生成点云网格, 使用全站仪测量9 个检查点的累积空间位移差值, 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与检查点的累计空间位移差, 拟选3 个方案建立数学模型。 同时, 对于检查点的布设位置进行了拟合分析, 发现“田”字格的4 个角点位置布设优于四边中心点的位置, 拟合的数学模型至少可以满足低成本无人机免像控绘制1 ∶1 000的模型精度限差。由数学模型确定的最优参数组合为航向重叠度65%、 旁向重叠度85%、 相机角度75°、 飞行高度60 m, 此时单个检查点的空间距离误差最小为0. 57 m, 对于倾斜摄影建立高精度地理信息模型参数化具有指导意义。
为了提高区域GNSS 高程拟合模型的预测精度, 针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中难以选择最佳参数的问题, 将鲸鱼算法(WOA)引入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中, 利用其全局搜索能力强、 参数少、 收敛速度快等特性, 为常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提供可靠的核参数和正则化参数。采用少量实际工程中的GNSS 水准重合点进行检验, 选择高程异常值的残差均方根误差作为组合算法建模精度的评判依据。结果表明: 在带状区域中, WOA-LSSVM 拟合模型的外符合精度相对于常规LSSVM 拟合模型提高了30. 3%; 在小范围面状区域中, WOA-LSSVM 拟合模型的精度、 稳定性也优于LSSVM、 BP 拟合法, 为今后GNSS 高程拟合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由于基于夜光遥感数据的GDP 预测多采用单一函数模型, 缺乏对比和可行性验证, 因此利用校正后的夜光影像对比多种函数模型的预测效果具有实际价值。鉴于此, 选择 SNPP-VIIRS 作为基础数据, 经过消除负值和背景噪声等校正处理, 对线性函数等6种预测模型进行GDP估算效果对比。结果表明: 在省级尺度下, 二项式函数拟合优度最高, Gaussian 函数预测效果最好; 市级尺度下, 二项式函数均优于其他函数模型。校正方法合理科学, 校正后的影像可用于GDP预测研究。
以脲醛预缩液(UFC)和尿素为主要原料合成脲醛树脂(UFC/ U), 在合成工艺“t1(碱性)、t2(酸性)、t3(碱性)”3 个时刻, 添加一定量木质素磺酸钠对UFC/ U 树脂进行改性得到SLUF树脂, 研究普通脲醛树脂 (UF)、UFC/ U 和SLUF1-10,的树脂的固化动力学、热性能及固化结构。结果表明: 3 种树脂的固化均为放热反应, UF、UFC/ U 及SLUF1-10 树脂的 ΔH、Ea 逐渐减小; 其固化反应速率模型分别为 f(α)= 1. 00×108 e-66. 08/ (RTp) · (1-α)1. 049 3 、f(α)= 1. 94×106 e-54. 47/ (RTp》 (1-α)1. 060 8 、f(α)= 3.38×104 e-42. 09/ (RTp) (1-α)1. 078 5 ; 3 种树脂的 ΔH> 0、ΔG>0 和 ΔS<0。加入木质素磺酸钠后SLUF1-10 树脂耐热性能得到提高; SLUF1-10 树脂固化后活性官能团及亚甲基醚键峰强度明显减弱, 形成稳定的三维网状结构。
对高含铁环境下白腐真菌的生长及其菌丝表面形成的铁氧化物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该环境下生成的铁氧化物对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及其影响因素, 结合吸附动力学模型分析该吸附行为。结果表明, 在高含铁环境中白腐真菌能正常生长, 并在菌丝表面形成了含α-FeOOH 和β-FeOOH 的铁氧化物, 菌丝体表面的羟基基团参与了FeOOH 的成核。菌丝体表面铁氧化物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受铁氧化物负载量的影响, 当初始Fe3+浓度为276 mg/ L 时, 吸附率最高, 为50%; 亚甲基蓝的初始浓度为12. 5 mg/ L 时, 吸附率最高, 为52%; pH 为4~ 10 时, 吸附效果均较好, 最大为50. 29%; 吸附最适温度为20 ℃, 吸附率为39. 92%, 这说明负载铁氧化物的菌球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适用范围广。动力学研究证实了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更适用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
以西番莲果皮为原料, 采用热水煮提与碱煮提的方法提取多糖, 分别添加到大鼠饲料中, 通过测定SD大鼠肠道内活性炭推进率、短链脂肪酸含量和粪便含水率及pH 值, 考察西番莲果皮多糖对大鼠肠道健康的影响; 通过测定大鼠血液中血糖血脂水平及胆固醇含量, 评估其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 西番莲果皮多糖可以显著增加大鼠肠道内活性炭推进率及粪便含水率, 降低大鼠粪便pH 值, 增加短链脂肪酸的产生量; 大鼠的血糖、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均有下降的趋势。西番莲果皮多糖能够促进肠胃蠕动, 改善肠道健 康, 具有潜在的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
固氮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缓解氮限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被恢复中伴随着土壤氮含量的升高, 固氮植物适应土壤氮素变化的策略还需进一步了解。以岩溶区香合欢(Albizia odoratissima)与木豆(Cajanus cajan)两种固氮植物为研究对象, 通过氮肥添加盆栽试验, 研究氮肥添加对岩溶区固氮植物和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 添加氮肥情况下岩溶区两种固氮植物根际土的全磷、有效磷、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不添加氮肥的情况, 而硝态氮的差异不明显。氮肥添加下, 两种固氮植物的总生物量升高, 但是根冠比和固氮速率降低, 表明岩溶区两种固氮植物潜在性地采用兼性固氮策略。另外, 不添加氮肥情况下, 香合欢的根冠比、根系的氮磷含量与茎、叶的氮含量、固氮速率、菌根侵染率、根系磷酸酶活性高于木豆; 添加氮素情况下, 木豆的菌根侵染率和根系磷酸酶活性高于香合欢。以上试验结果表明, 在岩溶区生态恢复早期进行人工干预时选择香合欢作为植物群落配置的物种可能更合适, 而在生态恢复后期选择木豆作为植物群落配置的物种可能更合适。
广西石漠化分布较广且已成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 部分石漠化地区的土壤汞(Hg)污染问题比较 突出。为了深入了解石漠化程度对重金属汞形态及迁移态影响, 采集环江县汞地质背景值较高的不同石漠化程度土壤(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等石漠化和重度石漠化), 并采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三步连续萃取法, 对汞的形态(移动态、半移动态和不可移动态)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土壤中不同组分汞含量与土壤性质之间的关系, 以及不同石漠化等级土壤汞的移动性和转化规律。结果表明: 汞高地质背景石漠化土壤中汞含量在0. 3~4. 5 mg / kg, 平均约3. 46 mg / kg; 土壤汞形态以半移动态汞为主要形态, 约69% ~80%, 平均为75. 3%; 土壤 pH、阳离子交换量、土壤有机质与可移动态汞呈显著负相关(P<0. 01), 而土壤总铁、总锰、总铝、游离氧化铁、游离氧化锰与3 种形态汞均呈显著正相关(P<0. 01); 石漠化程度的加剧促进了土壤中总汞浓度提高, 也促进了土壤汞形态向可移动态汞转化, 增加了土壤汞的移动性。
为增强云计算环境中的安全性, 提高云计算环境中的交易安全和可信程度, 针对云计算环境的用户与云服务提供商的交易信任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Agent 系统的三层架构云计算信任模型。模型针对云计算环境和多Agent 系统的特点, 提出了信任管理Agent、服务管理Agent 和信任评估Agent 三层架构, 基于三层架构的信任管理模型, 结合 3 种信任模式和根据历史交易记录的信任模型选择方法对云计算交易中的信任度进行判断。通过仿真实验证明, 本文模型在多Agent 交易情况和多 Agent 节点安全性的测试优于对比模型, 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云计算环境用户交易中的欺诈行为, 减少用户损失, 提高云环境下交易信任的安全程度。
针对混合云环境下的工作流调度问题, 提出一种结合黏菌算法和粒子群算法思想的工作流调度算法。利用粒子群算法的优点, 对较差解进行引导, 加快较差解的收敛速度, 对质量较好的解进行局部变异, 避免陷入局部最优, 同时增加交叉算子, 细化算法在任务调度问题中的寻优粒度, 根据混合云环境下的工作流调度模型, 进行离散编码, 完成对多个调度目标的优化。在现实工作流下进行仿真实验, 结果表明, 本文算法与单一启发式算法以及对应改进算法相比, 具有更好的优化性能。
以铣削6061-T651 铝合金U 形槽为例, 对铣削时铣削系统的频率和能量数据进行测试, 根据所得到的检测数据分别分析不同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和铣削深度下铣削加工的振动频率和能量峰值。结果表明: 当主轴转速小于1 400 r/ min 时, 振动能量峰值增加, 切削表面质量变差, 因此在加工时, 适当提升主轴转速可提高加工工件表面质量, 每齿进给量超过0. 037 mm 时, 对应的主轴转速为1 400 r/ min, 会发生非线 性变化的振动幅度增加较大的现象, 这是由于主轴转速过小 、每齿进给量增大, 导致机床主轴承受的扭矩过大而导致的冲击效果; 随着进给速度的提高, 能量峰值也逐渐提高, 说明振动随着进给速度的提高而增加, 进给速度越快系统振动越大; 铣削深度越大, 铣削振动幅度就越大, 铣削加工的表面质量就越差, 故在精加工时为提高表面质量应适当降低铣削深度。
针对径向电磁悬浮控制提出了一种Magnet / Simulink 联合仿真的方法。首先在Magnet 软件中建立径向电磁悬浮系统的模型, 在Simulink 中搭建PID 控制电磁悬浮系统的程序框图, 然后将 Magnet 中的径向电磁悬浮系统模型导入Simulink 控制程序中, 建立径向电磁悬浮系统Magnet / Simulink 联合仿真控制模型, 最终实现了径向电磁悬浮系统PID 控制仿真。结果表明: Magnet / Simulink 联合仿真方法可实现对悬浮控制过程中的电磁力、转子速度、转子位移等参数变化情况的实时监测; Magnet / Simulink 联合仿真方法不但提高了电磁悬浮控制仿真的效率, 且为探究控制方法或控制器参数对电磁悬浮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
运用贝叶斯分位数回归方法, 研究不同收入水平劳动力从人力资本外部性效应中获益的情况以及不同分位点上城市规模对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影响, 得到3 个主要结论: 不同收入水平的劳动力从城市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中获得了不同的工资溢价, 收入水平较高的劳动力从人力资本外部性效应中获益更多; 城市规模对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影响在不同分位点上并不相同, 特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性差异在高分位点更明显, 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人力资本外部性差异则随分位水平的提高而增大; 不同户籍类型劳动群体从人力资本外部性中获益程度差别较大, 不同收入水平的城市居民从人力资本外部性中获益均比农民工多。
将GARCH 类模型与分位数回归(QR)模型的组合模型应用于人民币汇率隔夜风险的研究, 同时考虑美元指数对其产生的影响。首先, 进行格兰杰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发现美元指数是人民币汇率隔夜收益率的Granger 原因; 其次, 将美元指数作为人民币汇率隔夜收益率的解释变量加入GARCH 类模型的均值方程中, 根据信息准则从中选出最优的模型; 最后, 将选出的m-GARCH 模型与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组合, 建立QR-m-GARCH(1,1)-GED 模型对人民币汇率隔夜收益率序列进行风险测度。实证结果表明: 美元指数价格走势对人民币汇率有引导作用; 模型中加入美元指数, 数据拟合效果更优; 在高显著性水平下, QR-m- GARCH(1,1)-GED 模型度量风险的准确率更高。因此, 投资者在规避人民币汇率风险时, 要注意美元指数的价格走势。
对RiskMetrics 模型两个假设做出改进, 并运用改进的RiskMetrics 模型对2007 年1月至2018 年9月的国内外股票指数日收盘价序列进行建模, 实证结果表明: 改进的RiskMetrics 模型可以更加精准刻画三类股指序列的在险价值。美国股市对利空消息的反应非常剧烈, 沪深股市与香港股市之间具有趋同性, 但两者对新息冲击的反应有所不同, 沪深股市对利空消息与利好消息的反应区别不明显, 而香港股市对利空消息的反应明显强于利好消息。另外, 三类指数的收益率序列均呈“尖峰厚尾”特性; 股票价格波动对冲击的反应速度由高到低依次是美国股市、香港股市、内地股市, 而对冲击的持久性由强至弱的排序则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