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封面,目录,封底
  • 封面,目录,封底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22, 42(3): 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null

  •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
    梁 航, 温淑女, 姚双秋, 黎家龙, 许箭琪, 徐海棚, 庞保成, 庞崇进
    2022, 42(3): 535-5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桂西平果地区上二叠统合山组铁铝岩、 富锂黏土岩为研究对象, 运用(MC-)LA-ICP-MS 对样品进行碎屑锆石U-Pb 定年和原位Hf 同位素组成分析, 结合铁铝岩碎屑锆石年龄特征, 揭示富锂黏土岩的碎屑物质来源。铁铝岩样品, 碎屑锆石主要年龄峰值为~430 Ma, 次要峰值为~258 Ma; 富锂黏土岩样品(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 30. 5%、 Al2O3 34. 2%、 Fe2OT315. 2%、 Li 981×10-6), 碎屑锆石呈单一年龄峰值( ~258 Ma),对应的εHf(t)为-9. 7~+11. 4, 与岛弧岩浆锆石εHf(t)组成类似, 表明其物源主要为古特提斯二叠纪岩浆弧相关的酸性岩。桂西地区铝土矿在时空上物源存在差异, 反映了岩相古地理格局对成矿起重要控制作用。

  • 地球科学
    彭 爽, 汪劲草, 王佩华, 邵金全, 陈 晓, 张 磊
    2022, 42(3): 549-5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钻孔岩心观察、 数据统计以及地质剖面对比分析, 认为松辽盆地钱家店铀矿床(钱Ⅳ块)形成与层间氧化带、 姚家组辫状河砂体还原介质发育等密切相关。该矿床层间氧化带控矿明显, 存在红色后生氧化和黄色后生氧化, 工业铀矿体均产于氧化还原过渡带内, 综合考虑铀矿体与铀矿化体整体形态, 铀矿化受层间氧化带控制呈现“卷状”特征产出, 铀矿化在剖面上主要定位于红色氧化带减薄或尖灭部位, 平面上主要分布于层间氧化带前锋线附近。铀的富集作用与原生还原介质有机碳的吸附作用及黄铁矿发育、S2-含量等有密切关系。微观上, 铀吸附于炭化植物碎屑的植物空腔内, 并且局部与黄铁矿共生, U 含量与S2-含量呈正相关性。
  • 地球科学
    刘文峰
    2022, 42(3): 557-5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涠西南凹陷涠洲组油气产能集中在东部, 西南部产能建设进展缓慢。为揭示涠洲组西南部成藏特征, 通过地层演化过程和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结合圈闭钻探成果进行验证, 对涠洲组西南部成藏模式与特征进行研究。流二段烃源岩微量元素Sr/ Ba 平均值为0. 27、 V/ (V+Ni)平均值为0. 74, 碳硫含量呈正相关性, 证实流二段烃源岩形成环境具有更强的还原性, 是涠洲组油气最主要的来源。涠洲组构造圈闭定型早于流二段第2 次大规模生烃期, 时间配置良好; 涠洲组发育反向正断层, 砂岩与泥岩对接形成屋脊构造, 断层封堵性能分析定量确定了含油圈闭的指标特征, 空间配置优越。油气通过由断层、 不整合面与渗透性砂体联合构成的立体输导体系, 呈总体向上“T”形运移, 形成断块油藏, 涠洲组良好的时空配置关系是断块圈闭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 地球科学
    麻宇杰, 赵军辉, 王 勇, 赵云刚, 李永宗, 尹 晶, 屈 乐
    2022, 42(3): 565-5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微观水驱油试验可以直观展示油水在致密储层中分布情况。以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姬塬油田T 区块延长组致密油储层为例, 利用该地区大量核磁共振、 相渗及水驱油测试结果, 对可动流体饱和度及水驱油微观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T2 谱分布, 研究区目的层致密油储层可分为4 类: Ⅰ类(右偏双峰型)、 Ⅱ类(单峰或不明显双峰型)、 Ⅲ类(左偏双峰型, 右峰不显著)、 Ⅳ类(左偏双峰型, 右峰显著)。油水相渗曲线类型被分为3 类: Ⅰ类(Kw、 Ko 线下凹)、 Ⅱ类(Ko 线斜直下降、 Kw 线顶拐点斜直上升)、 Ⅲ类(Kw 线缓慢上升、 Ko 线陡直下降)。油水两相渗流区间内, 油水两相含水饱和度宽度平均值为27. 5%, 样品呈现出较窄的油水两相渗流区; 此外,共渗点处对应的平均值含水饱和度为49. 5%, 其相对渗透率平均值为0. 138; 当仅剩残余油时, 样品平均含油饱和度为41. 6%, 高于束缚水饱和度。镜下观察结果显示, 目的层中主要存在4类典型的残余油分布状态, 即油膜态、 角隅态、 绕流态和孤岛态。根据驱油效率计算结果, 目的层注入倍数为1 PV 时的驱油效率平均值为17. 6%, 注入倍数为2 PV 时的驱油效率平均值为38. 5%。
  • 地球科学
    郭 鹏, 刘海飞, 刘声凯, 柳建新, 张一凡, 李昶萱
    2022, 42(3): 572-5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高密度电法勘探中, 通常借助电阻率二维反演断面进行地质推断解释, 然而电阻率反演结果常因反演参数选择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质推断解释的准确性。针对高密度电阻率二维反演如何选取合理的反演参数问题, 选取两种观测装置的实测视电阻率断面作为试验断面, 测试正反演网格大小、 模型约束条件、 偏导数矩阵的计算方法、 目标函数的范数、 初始阻尼因子、 反演迭代次数等参数对反演耗费时间和反演分辨率的影响。通过反演测试发现, 网格剖分、 模型约束及阻尼因子对反演的分辨率影响较大, 偏导数矩阵的计算方法及反演迭代次数对反演的耗时影响大; 当数据断面含有突变噪声时, 数据空间和模型空间可选取L1 范数。
  • 地球科学
    刘晋华, 严雪俊, 蒋欣然, 胡丹静, 汪鑫燕, 严 俊
    2022, 42(3): 580-5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红外、 紫外-可见漫反射和光致发光光谱对产地为多米尼加共和国的蓝珀进行较系统的宝石学及光谱特征研究, 并就热处理对其特征光谱的影响及其改变机制予以初步探究。多米尼加蓝珀具蓝色荧光, 热处理易致其蓝色荧光转为白垩状土黄色, 且体色由黄色变为褐红色, 同时表面可见龟裂纹。 红外光谱表明, 样品常态下具2 931、 2 860、 1 710、 1 454、 1 380、 1 242、 1 176、1041 cm-1 附近的典型吸收峰, 其中2 931cm-1 与1 710 cm-1 的强度比值I>1; 热处理后, 上述典型特征峰改变不明显, 但其I 值渐小, 并可至I≤1, 因此I 值可作为蓝珀经热处理的指向性依据。 蓝珀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中可见449、 474 nm 附近的反射峰及918 nm 附近的弱吸收, 但上述特征峰在样品经一定强度的热处理后, 均趋消失。光致发光光谱测试表明, 样品常态下可见449、 475、 504 nm 附近具鉴定意义的指纹特征峰, 但经热处理并随着处理时间增加, 其中449 nm 处吸收先减弱, 直至以上3 个特征峰合并为545 nm 处的单峰。

  • 地球科学
    周文龙, 杨志忠, 张 涛, 宋小军, 杨朝贵
    2022, 42(3): 585-5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荔波县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 对富硒耕地土壤硒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富硒耕地表层土壤硒含量在0. 30×10-6 ~9. 49×10-6, 平均值为0. 58×10-6; 土壤中硒含量受成土母岩、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类型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等的影响, 炭质泥页岩和煤系地层分布区土壤硒含量普遍高于其他成土母岩分布区, 黄壤和红壤硒含量明显大于水稻土, 林地、 草地和茶园中硒含量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硒含量呈现正相关性。土壤硒主要来自成土母岩的风化, 成土母岩对土壤中硒元素的含量具有控制作用。同时, 次生富集作用是碳酸盐岩分布区土壤硒相对富集的重要原因。

  • 地球科学
    张晓宸,陈学军,唐灵明,杨鑫,班如龙,宋宇
    2022, 42(3): 593-5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强降雨条件下水位发生剧烈波动, 容易触发岩溶塌陷。选取桂林市临桂区作为研究区域, 通过现场勘查和理论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强降雨条件下两种水位波动情况的土洞塌陷试验, 旨在通过研究土洞顶板的孔隙水压力、 土压力以及洞室气压的变化, 揭示土洞的扩展过程及塌陷机理。结果表明: 孔隙水压力、 土压力以及洞室气压的变化情况随水位波动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孔压与土压随降雨量的变化具有分层现象, 洞室气压的变化大致可分为2 个阶段; 当连续性降雨时土压单次变化较弱但塌陷发生较快,间歇性降雨时土压单次变化剧烈但塌陷发生较慢; 土洞顶板塌陷经历了土体软化阶段、 缓慢塌落阶段和快速-整体塌陷阶段, 是强降雨诱发水位变动产生的水、 气变化, 进而引起多种不利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

  • 土木工程
  • 土木工程
    邓春凤, 司文静
    2022, 42(3): 600-6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城市更新进程的不断加快,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日益突出, 而风景名胜型历史文化名城因其景观风貌独特、 山水格局突出、 旅游资源丰富, 在城市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上矛盾更加尖锐。城市色彩是城市风貌最直观的体现, 探寻城市色彩对风景名胜型历史文化名城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风景名胜型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色彩的研究, 总结并归纳出该类型城市的色彩控制原则: 地域化、 系统化、制度化。依据控制原则确定控制体系的主要内容: 强化地域特色的城市色彩定位; 结合城市意象要素控制城市色彩; 公众参与机制下的制度化保障。结合桂林历史城区这一具体研究对象, 进一步验证该控制体系的适用性, 以期为我国其他同类型城市的色彩控制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 土木工程
    邓宇, 孙飞, 张鹏, 赵晓冬, 桂金洋
    2022, 42(3): 609-6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共设计制作了两组12 根混凝土短柱进行轴压试验, 以约束类型、 约束间距和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参数, 研究了其轴压承载能力和破坏形式。结果表明: CFRP(碳纤维增强塑料)条带约束短柱与普通箍筋约束短柱的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相似, 与普通箍筋约束短柱相比, CFRP 条带约束对轴压短柱拥有良好的约束效果, 极限承载力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随着约束间距的减小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增大, 约束短柱的极限承载力显著提高; 当采用强度等级较低的C30 混凝土时, CFRP 条带约束短柱的延性更理想。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CFRP 条带约束混凝土强度修正系数, 并推导了承载力公式, 吻合度较好。

  • 土木工程
    李 兵, 李高科, 田立明
    2022, 42(3): 616-3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MIDAS GTS/ NX 建立模型对沈阳地铁隧道开挖过程数据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 所得结果与实测数据相似度较高, 证明模型符合要求。按照实际施工方案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中隔墙拆除, 二次支护后进行动力模拟, 研究隧道在不同条件下的震动响应: 同一种地震波下改变不同的激震方向并运用不同振型的波对隧道进行激震找到在地震中隧道的薄弱点, 即在地震中最先破坏的部位; 改变隧道衬砌的厚度以及改变施做衬砌所用混凝土的等级来改变衬砌的刚度, 得出不同衬砌的刚度在地震中对隧道的影响, 从而总结出衬砌刚度对隧道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同一种地震波下, 有限元模型在不同激震方向上施加荷载, 平行于隧道方向激震时的衬砌位移大于垂直于隧道激震时的衬砌位移; 随着衬砌等级的增加, 衬砌位移减小, 最大主应力增大; 随着衬砌刚度的提高, 位移减小的速率小于主应力增大的速率, 最大主应力增大。

  • 土木工程
    杨二静, 曾召田, 车东泽, 潘 斌, 付慧丽
    2022, 42(3): 622-6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热探针法测定了不同温度环境下珊瑚钙质砂的导热系数, 探讨环境温度、 试样含水率对珊瑚钙质砂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 提出了一个考虑不同温度环境作用的珊瑚钙质砂导热系数计算模型。结果表明:珊瑚钙质砂导热系数λ 值随着环境温度T 值的递增呈指数增加, λ 最大提高倍数为3. 46, 温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试样内水蒸气的潜热传输效应; 珊瑚钙质砂导热系数随着试样含水率的增加而递增, 二者呈现出良好的幂函数关系, 主要原因在于珊瑚钙质砂内孔隙水变化和热对流方式的影响。 对比分析表明, 导热系数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和较好适应性, 相关系数R2 =0. 968 2。

  • 土木工程
    孙语晨, 张玉波, 李 靖, 南 轩, 袁玉麟
    2022, 42(3): 628-6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泵送混凝土中非牛顿流体-颗粒、 颗粒颗粒和颗粒管壁之间的相互作用, 探明管道堵塞机制,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和离散元法(CFD-DEM)分析了混凝土各相在泵送过程中的运动演化规律; 利用非牛顿流体-颗粒两相流管道侵蚀寿命预测模型分析了混凝土流动对管道壁面的冲蚀磨损机制, 预测了管道的冲蚀疲劳寿命。结果表明: 模拟结果与工程及实验相吻合, 在管道流场发生变化处(进口、出口、弯管处)管道壁面冲蚀相对严重, 该部位的寿命仅为工程工况条件连续工作29 d; 此外, 颗粒粒径越大对壁面的磨损越严重, 粒径范围15~30 mm 的颗粒与管壁之间的切向作用力占比达42. 81%, 导致能量损失33. 02%;弯管段颗粒碰撞次数大约是直管段的2 倍, 颗粒在直管段的动能明显高于弯管段且弯管段的切向动能损失高于直管段, 这说明弯管段更容易堵塞。模拟结果能够为泵送混凝土的管道设计及维护提供理论支撑。

  • 土木工程
    江羽习, 张坤球, 黄 成, 黄文武, 黄 云
    2022, 42(3): 636-6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柳江河床常见状态松散的漂石、 间隙充填卵石或砂砾, 为典型的强透水地层, 对该地层桥墩施工时常用的钢套箱围堰或钢板桩(钢管桩)围堰方案并不适用。本文结合横跨柳江的培森柳江特大桥, 提出一种新型堰模一体化结构和相应施工方法, 可在枯水期对强透水松散地层条件下的桥墩埋入式承台或扩大基础进行快捷施工。本结构与施工方法提高了施工质量, 安全度高, 成本较低, 将为类似工程提供有利参考。

  • 土木工程
    陈伟先, 欧孝夺, 吴昱芳, 江杰
    2022, 42(3): 642-6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准确评估隧道施工期间的坍塌风险, 采取及时有效的控制措施, 针对公路隧道施工的复杂性和风险状态的模糊不确定性, 提出一种灰色模糊贝叶斯网络的隧道坍塌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风险状态分析中, 用包含区间灰数的梯形模糊隶属函数表征节点风险状态, 用区间灰数描述风险因素与坍塌风险之间逻辑关系的不确定性。构建隧道坍塌风险特征参量规划模型, 采用全局优化算法计算特征参量的最终取值范围。基于区间灰数运算规则和贝叶斯网络推理, 计算出风险因素或风险事件处于不同状态的概率和节点重要度, 提升了贝叶斯网络解决不确定问题的能力。工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够准确评估隧道坍塌的可能性, 可作为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分析的决策工具。

  • 测绘科学
  • 测绘科学
    张晗, 田宇, 孟祥庄
    2022, 42(3): 663-6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遥感技术与GIS 空间分析法,运用人为干扰度模型,结合研究区域自然资源情况、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并参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 T 2110—2017)建立了大庆市主城区生态干扰模型。通过计算景观格局指数探讨了大庆市主城区2000—2018 年生态干扰度时空动态与景观格局的响应机制。研究表明:1)研究区人为干扰度(HI)变化具有非均质特征和地区差异性,HI≤3 区域面积逐年减少,HI>6 区域面积逐年增加,其他干扰度区域变化不显著;人为干扰度地域分布具有中间高四周低的特点,高人为干扰度主要分布于让胡路区与大同区。2)斑块密度(PD)、边缘密度(ED)、景观形状指数(LSI)、最大斑块指数(LPI)4 项景观格局指数呈降低趋势, 而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则呈明显上升趋势, 斑块聚合度指数(AI)先升高后降低;区域景观异质性随着景观丰富度和复杂性降低而降低,景观斑块趋于均质化。3)空间上,整个研究区域范围内人为干扰度指数与景观格局指数空间分布相关性大小依次为:LPI>SHDI>ED>LSI>AI,斑块密度PD 与人为干扰度指数相关性不显著。

  • 测绘科学
    黄东桂,刘立龙,黄良珂,谢劭峰,莫智翔
    2022, 42(3): 672-6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对流层延迟误差改正模型在不同区域的影响各不相同, 为分析常用的GPT2w 和UNB3m 模型在桂林地区暴雨天气下的适用性, 以暴雨频发的2017 年6—7 月为研究时段, 基于桂林地区该时间段内8个CORS 基准站解算的对流层天顶总延迟(ZTD)产品为参考值, 对模型在桂林地区暴雨天气下的适用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在暴雨天气下, GPT2w-1 和GPT2w-5 模型的平均偏差BIAS 分别为-2. 94 和-4. 37 cm,RMS 分别为3. 77 和4. 86 cm, 而UNB3m 表现出较大的平均偏差( -11. 26 cm)和RMS(11. 37 cm); 相比暴雨天气, GPT2w-1、 GPT2w-5 和UNB3m 模型在晴朗天气下的精度(RMS 值)分别提高了1. 18、 2. 52 和3. 95cm。综合分析发现, 常用GNSS 对流层延迟模型在晴朗天气下的精度及稳定性普遍要优于暴雨天气, 同时在桂林地区暴雨天气下GPT2w 模型的精度及稳定性都优于UNB3m 模型。因此, 在桂林地区暴雨天气下GPT2w 相较于UNB3m 模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 测绘科学
    李宁,仇继圣,付波霖,李佳豪,李慧敏,劳植楠
    2022, 42(3): 679-6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无人机三维成果在仿古建筑重建领域应用效率, 以桂林雁山园博园景区为研究区, 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获取航片数据及RTK 采集影像配准及检核数据, 通过ContextCapture 对倾斜摄影测量原始数据进行空三解算、三维重建等操作得到具有真实纹理的实景三维模型, 进行模型平面及高程精度验证后, 使用DP-Modeler 合理修复场景,同时量测仿古建筑的建筑结构比例, 将结果用于SketchUp 和3ds Max进行景区内大雁阁典型仿古建筑单体化精细建模, 分别得到其单体化精细模型。通过分析其细部结构重建效果以及单体精细重建效果发现,本文方法在可视化效果优于传统倾斜摄影三维重建效果的同时, Sketch-Up 进行仿古建筑建模效率优于3ds Max; 且相同可视化效果的条件下, SketchUp 比3ds Max 的工程文件大小大2. 09 倍, 图元数量多9. 66%, 模型TIN 数量多72. 97%。

  • 环境科学
  • 环境科学
    张燎,成官文,张宇玲,韦桥权,陈占刚,唐建国,郑华平
    2022, 42(3): 686-6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氯化锰进行控碱的赤泥土壤化处置试验, 结果表明: 氯化锰对赤泥具有一定的控碱效果, 氯化锰投加量越大, 控碱效果越好, 但赤泥pH 值的变化滞后于碱性阴离子含量的变化; 氯化锰赤泥控碱作用与Mn2+同体系内的碱性阴离子OH-、 CO32- 、 HCO3- 、 AlO2-反应平衡有关, 通过Mn2+与CO32- 、 OH-化学反应而带动其他次一级化学反应共同进行, 陈化时间延长实现赤泥盐分向化学结合碱转化。6 g/ kg MnCl2·4H2O 赤泥控碱并陈化120 d, 游离碱、CO32-、 HCO3- 去除率均在50%左右, 电导率仅增大0. 17 mS/ cm, 盐分以NaCl 为主,矿相总量增加10%, 形成了较大的难溶性颗粒, 从而实现赤泥控碱。

  • 环境科学
    李春花,张倩,张文龙,舒小华,刘杰
    2022, 42(3): 695-7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铁矿氧化过程中氧气一直被认为是其氧化的主要贡献者, 而水的作用往往被忽视。通过对比黄铁矿在有水/ 无水条件下的氧化情况, 探讨了水在黄铁矿氧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水在黄铁矿氧化过程中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在无水的条件下, O2 直接氧化黄铁矿的反应很难发生; 在有水条件下, 水被窄禁带半导体黄铁矿产生的空穴氧化生成·OH 和H+ , 从而促进黄铁矿氧化和溶解。氧化产物SO42- 中“O”来源于O2, 而不是水, 氧气仍然是氧化的主要贡献者, 水在O2 氧化黄铁矿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了预氧化的作用。SEM 和XPS 分析进一步证实O2 在水作用下将黄铁矿氧化为铁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导致黄铁矿氧化程度加剧, 表面结构出现坍塌。H2O 在黄铁矿氧化过程中可能起到了预氧化作用, 丰富了黄铁矿氧化理论,为酸性矿山废水源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
    杨绍钊,黄君,黄立新
    2022, 42(3): 704-7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 对石墨烯/ 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进行有限元分析并预测其弹性性能,石墨烯和环氧树脂基体分别用Euler-Bernoulli 梁单元和六面体线性单元建模, 石墨烯和环氧树脂基体之间界面的粘结作用分别采用嵌入区域约束、 强绑定约束和弱绑定约束模拟。 在此基础上, 讨论了界面约束对石墨烯/ 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影响。 界面粘结作用分别采用嵌入区域约束、 强绑定约束和弱绑定约束的情况下, 纳米复合材料的杨氏模量计算值与Halpin-Tsai 理论模型的结果偏差均在3%以内。在嵌入区域约束的情况下, 杨氏模量计算值比强绑定约束和弱绑定约束的稍大, 且更接近Halpin-Tsai 理论模型的结果。界面脱粘导致纳米复合材料杨氏模量下降, 并且界面几何中心区域脱粘对杨氏模量的影响最小,而在石墨烯片边缘位置的脱粘对杨氏模量的影响最大。有限元数值计算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的合理性。

  • 材料科学
    赵艳荣,叶虔薪,陈平
    2022, 42(3): 712-7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赤泥、磷石膏、钡泥替代部分天然原料制备高铁阿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 研究水泥熟料中不同C4AF(4CaO·Al2O3·Fe2O3)设计含量(赤泥掺量)对水泥矿物形成、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水化产物的影响。借助XRD、SEM-EDS、金相显微镜分析熟料的矿物形成情况及水泥水化产物形貌。结果表明: 水泥熟料中C4AF 设计含量为20%~35%时, 熟料中C4AF、 C3A、 C3. 75B0. 25A3S、 C3S 和C2S 矿物均形成, 且随着C4AF 设计含量的增加, C3S 的形成量减少、 C2S 的形成量增加, C3S 的结晶边沿逐渐被铁铝中间相溶蚀, 水泥的凝结时间逐渐延长; 当C4AF 设计含量小于30%时, 水泥的28 d 抗折、抗压强度趋于平稳; 过多的C4AF 会抑制C2S向C3S 的转变, 高铁阿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中C4AF 设计含量不宜超过30%, 即配料时赤泥的掺量不超过16. 4%; 水化产物中钙矾石(AFt)和C-S-H 的形成量是抗折、抗压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 材料科学
    沈凡, 韦国苏, 谯理格, 刘非易, 余泳幸
    2022, 42(3): 717-7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磷尾矿为主要原料烧制轻质陶粒, 设计了磷尾矿轻质陶粒的原料配比, 并通过烧结工艺正交优化试验, 研究了预热温度、预热时间、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对陶粒性能的影响, 研制出高强磷尾矿轻质陶粒。以其为集料制备轻质超高强混凝土, 研究了胶凝材料组成对轻质超高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预热温度对磷尾矿轻质陶粒的强度和堆积密度的影响显著, 烧结温度则对吸水率的影响显著; 当原料中磷尾矿为53. 81%, 粉煤灰为23. 01%, 助熔组分为8. 12%, 硬脂酸为15%, 并以最优烧结制度(预热温度410 ℃, 预热时间25 min, 烧结温度1 180 ℃, 烧结时间20 min)时制备的陶粒筒压强度达7. 2 MPa, 吸水率为8. 6%, 堆积密度758. 9 kg/ m3, 各项性能均满足《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 第1 部分: 轻集料》(GB/ T17431. 1—2010)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中密度等级为800 的要求。水泥、 粉煤灰和硅灰用量分别为777、166、166 kg/ m3, 水胶比0. 19, 轻细集料、黄沙、江沙用量分别为493、74、49 kg/ m3, 减水剂掺量1. 9%时, 制备的混凝土工作性能优异且强度高, 坍落度为225 mm, 扩展度为625 mm, 28 d 抗压/ 抗折强度为115. 4 MPa/15. 8 MPa, 干表观密度为1875 kg/ m3, 达到了轻质超高强混凝土水平。

  • 材料科学
    曾艳宁,杨斌,刘澍鑫,席澳千,张发爱
    2022, 42(3): 725-7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类玻璃高分子是基于缔合型共价适应网络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简要说明了解离型和缔合型共价适应性网络的概念, 着重介绍了缔合型共价适应网络的特点与其可逆反应机理, 以及其赋予材料的独特性能;总结了近些年来构成类玻璃高分子网络结构的共价交换反应类型及机制, 并分别介绍了各种反应类型的特点及代表性实例, 列举了类玻璃高分子最新应用以及不同的增强方法。认为类玻璃高分子的未来发展方向是进一步提高使用寿命与降低再加工温度, 也是未来高分子材料发展的趋势。

  • 自动化与信息科学
  • 自动化与信息科学
    吴俊康,张烈平,匡贞伍,神显豪,张祖琼
    2022, 42(3): 736-7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非视距环境下的超宽带节点定位中问题, 为提高超宽带(UWB)定位精度, 对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超宽带节点定位算法进行了改进。首先对超宽带测距方法进行了分析, 重点对选择的基于接收信号到达时间的双边双向测距方法进行了研究; 在此基础上, 对超宽带节点定位原理进行了介绍, 对选定的最小二乘法定位算法进行分析; 最后, 通过Matlab 对非视距环境下的定位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 与泰勒级数定位算法、 三边质心定位算法相比, 最小二乘法定位算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鲁棒性。

  • 自动化与信息科学
    石涛,王国富,叶金才,张法全
    2022, 42(3): 742-7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超声波法是无损检测领域常用方式之一, 目前金属棒状材料的超声检测方法存在缺陷特征提取方式单一、质量检测精度受限的问题。为了增加缺陷特征提取方式的多样性, 以提高金属棒材质量检测精度,设计了一种基于超声检测方式的金属棒状材料缺陷分析系统。首先搭建支持信号采集、波形存储、回波上传的硬件平台; 然后,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金属棒状材料缺陷分类方法和相应缺陷类型的特征提取方法; 通过实验测试对试验模型和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该系统对金属棒材缺陷特征的提取误差低于2%, 具有较高的金属棒材缺陷分类准确度和金属棒材缺陷特征提取精度, 提高了金属棒材质量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可为金属棒材质量检测提供初步有用的参考信息。

  • 自动化与信息科学
    谢富豪,韩杰,李越铭,林翰,张国强
    2022, 42(3): 749-7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面回顾了混合冷却系统的发展历程, 对混合冷却系统的节能潜力、混合模式建筑的热舒适评价模型以及控制策略进行分析总结和展望, 以期为混合冷却系统今后的研究和应用推广提供参考。归纳分析发现, 混合冷却系统的节能效果显著, 节能效率基本能达到30%以上。现行标准中的热舒适模型还不能完全适用于混合模式建筑, 仍需继续完善不同地区的研究, 并基于适应性热舒适模型理论构建适用于我国混合模式建筑的综合热舒适评价体系。当前我国混合模式建筑的控制策略简单, 具有局限性, 而模型预测控制仍处在理论研究阶段, 后续研究应在考虑人的主观感受条件下优化模型, 实现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转化。

  • 旅游资源开发
  • 旅游资源开发
    梁茜,戴金良,梁福兴,吴志强
    2022, 42(3): 757-7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态渔业是我国渔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近年“三区三州”将生态和休闲渔业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 取得良好的产业扶贫成效, 对“三区三州”如期脱贫和贫困户脱贫增收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基于此, 通过对“三区三州”生态与休闲渔业典型案例实地调查结合案例分析法, 将调研所得案例总结为“渔旅融合休闲渔业”“增殖放流生态修复”“环保网箱生态养殖”“大水面生态放养”“循环水生态养殖”“池塘稻田生态种养”等6 种模式。并从发展现状、扶贫主体、扶贫举措、贫困户受益方式、尚存不足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 提出了5 点建议: 持续投入资金, 改善渔业基础; 加强科技创新, 培养渔技人才; 增强增殖放流, 修复欠佳生态; 协助开拓市场, 帮助培育品牌; 完善产业链条, 联动产业发展。

  • 旅游资源开发
    张冬冬,杜华勇
    2022, 42(3): 767-7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产品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形态, 旅游体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该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现有研究成果,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包含景观偏好及体验认同两个维度指标的城市旅游体验质量评价体系, 并以成都和重庆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 整体上游客在成都及重庆的旅游体验质量均较好, 但细节上存在明显差异, 具体体现在夜间生活、城市自身环境及文化修养感知三个方面。因此, 为了促进本地城市旅游的发展, 城市旅游管理者应当明晰自身条件、深度挖掘自身内涵,以现有旅游资源为核心进行旅游开发, 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的旅游目的地。

  • 旅游资源开发
    樊亚明,田丽莹,郑文俊
    2022, 42(3): 774-7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空间可达性是影响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合理性及服务效能评价的重要因素。以桂林市32 个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构建线段模型并校验, 从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两个维度对公园绿地的可达性进行量化评价, 并通过ArcGIS 进行可视化表达。结果表明: (1)桂林市公园绿地全局可达性总体较好而局部可达性总体较差, 但随出行距离增加, 局部可达性逐渐增强, 均呈现老城区高而新城区低的特征; (2)分布在城市快速路附近的南溪山公园、七星公园、体育公园等公园绿地, 其全局可达性最高(一级), 而分布在老城区的榕杉湖公园、叠彩公园等综合公园, 其全局可达性最低(三级), 但在局部整合度条件下, 其可达性均有所增强; (3)桂林市公园绿地空间分布与研究区道路的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均存在部分空间“错位”现象, 可达性高的北部、西部区域和东南部区域, 居住空间集中、道路网较完善, 但公园绿地分布很少; 而可达性低的南部边缘区, 专类公园分布相对较多。建议采取完善城市路网空间结构、加强公园绿地互联互通、强化蓝绿空间融合通达等措施以提升桂林市公园绿地的可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