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封面,目录,封底
  • 封面,目录,封底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23, 43(2): 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
    吴能杰, 柏道远, 李 彬, 魏方辉
    2023, 43(2): 161-1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湘东北万古-黄金洞地区是湖南重要的金矿产区之一。前人关于区内控矿断裂形成时代的研究相对薄弱, 对区内不同时代构造类型的总结也不全面。鉴于此, 通过地表露头构造观测、 解析, 结合已有区域构造研究成果, 厘定了万古金矿区的构造变形序列及其时代背景, 探讨了成矿时代, 确定了矿区控矿构造的类型和形成时代。主要认识: (1)研究区从早至晚经历了7 期主要变形事件: ①新元古代中期受NNE 向挤压, 形成NWW 向板劈理、 顺层剪切逆断裂和褶皱; ②志留纪晚期受SN 向挤压, 成EW 向板劈理和逆断裂; ③中三叠世晚期受NW 向挤压, 形成NWW 向右行走滑断裂、 NE 向逆冲剪切破裂和断裂; ④晚三叠世受SN 向挤压, 形成NW-NNW 向右行剪切破裂、 NE 向左行走滑断裂、 NEE 向左行逆冲剪切破裂等; ⑤中侏罗世晚期受NWW 向挤压, 形成NNE 向逆断裂、 EW 向右行走滑断裂; ⑥白垩纪区域NW-SE 向伸展, 形成NE 向正断裂和断陷盆地; ⑦古近纪中晚期受NE 向挤压, 形成EW 向左行走滑断裂。(2)志留纪晚期构造活化导致矿质初步富集, 燕山期花岗质岩浆活动导致金矿床形成。(3)区内容矿构造主要为新元古代中期形成的NWW 向北倾顺层剪切逆断裂; 导矿构造为中三叠世晚期形成的NE 向逆断裂; 古近纪EW 向左行走滑断裂为破矿构造, 志留纪、 中三叠世晚期和晚三叠世形成的逆断裂和走滑断裂也可能切错或限制NWW 向矿脉发育。

  • 地球科学
    黄安杰, 李康东, 温祖高
    2023, 43(2): 176-1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蔡家坪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北武夷成矿带内铜钹山中生代陆相火山盆地中新发现的铅锌矿床。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钻孔揭露和岩矿鉴定等方法对蔡家坪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 并对成矿流纹斑岩进行同位素定年。蔡家坪铅锌矿矿化类型可分为次火山岩型和层间破碎带型, 矿床成因均与流纹斑岩关系密切; 流纹斑岩SHRIMP 锆石U-Pb 定年显示其206Pb/ 238U 与207Pb/ 235U 的谐和曲线年龄为133±3Ma, 而206Pb/ 238U 加权平均年龄为133. 3±2. 7 Ma, 表明成岩时代为早白垩世, 属于燕山中晚期。综合区域地质分析认为, 该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 成矿条件等与冷水坑铅锌银矿相似, 找矿潜力较大。

  • 地球科学
    欧阳永棚, 曾闰灵, 舒立旻, 邓友国, 饶建锋, 魏 锦
    2023, 43(2): 184-1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赣东北地区发现的朱溪大型钨(铜)矿床, 以发育矽卡岩型、 蚀变花岗岩型、 云英岩(石英)脉型和似层状白钨矿体为主, 最近在ZK4213 钻孔深部花岗岩体中首次发现石英脉型黑钨矿体。在野外编录和岩矿鉴定基础上, 对该石英脉型黑钨矿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 其中WO3 含量为74. 3%~76. 7%(平均75. 7%),MnO 为12. 8%~13. 8%(平均13. 2%), FeO 为10. 3%~11. 6%(平均11. 1%), FeO/ MnO 值为0. 75~0. 90(平均0. 85), 晶体化学式为(Fe0. 43-0. 49Mn0. 54-0. 59)1. 01-1. 05W0. 98-0. 99O4, 属于铁钨锰矿系列。黑钨矿相对富锰的特征指示其可能形成于相对高温、 偏还原的弱酸性环境。结合矿区成岩成矿作用研究, 初步认为朱溪地区可能经历了多期成岩成矿作用, 即在晚侏罗世主成岩成矿期之后, 可能又经历过新的成岩成矿事件。朱溪矿区深部新发现的石英脉型黑钨矿体也极有可能为该新一期成矿事件的产物。

  • 地球科学
    孙兴庭, 周国发, 叶小拼, 孙明行, 吴祥珂, 梁标志, 韦安伟
    2023, 43(2): 193-2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瑶山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与华南其他典型的锡钨矿产区相似, 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钨矿床、 与隐伏岩体相关的锡钨-稀有金属矿为该区今后找矿的重点之一, 但与之相应的云母线脉等特征标志带的识别和评价不足。大瑶山中北部昭平地区已发现的云母线脉带与华南钨锡矿床典型的“五层楼”成矿模式中顶上带特征相似, 对隐伏岩体和矿床指示明显; 对其标志带产出及分带特征、 地球化学异常、 岩浆岩条件的分析,以及与珊瑚钨锡矿的对比, 显示整个云母线脉带及单一线脉均具有较好的矿物组合分带性, 且云母线脉中可检出微量元素数目及分布特征与珊瑚钨锡矿区可类比性强, 判断为有矿标志带。同时, 对以往大瑶山地区这类标志带未被识别的原因进行分析, 通过综合分析物化探异常特征、 标志带的水平和垂向变化规律、矿化分带等信息, 对标志带深部锡钨-稀有金属矿找矿潜力、 赋矿位置、 矿化类型、 深度等进行了初步预测, 以期为大瑶山地区这类厚覆盖、 以隐伏岩体成因的隐伏锡钨-稀有金属矿找矿为主的地区提供勘查评价参考。

  • 地球科学
    苏 明, 马明宇, 梁 云, 胡桂林, 刘 超, 王晓飞
    2023, 43(2): 202-2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南地区延长组长8 段发育低孔、 超低渗储层, 以安塞南丹东-河庄坪地区长8 段致密油藏为例, 利用大量的岩心、 薄片、 电镜、 物性、 地化及测井资料, 系统地开展了长8 油层组储层特征、油藏发育控制因素及富集规律研究, 并构建了长8 油层组的成藏模式。研究区长8 油层组属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 主要岩性为细粒长石砂岩及长石岩屑砂岩, 且长82 亚段的分选要好于长81 亚段。长8 油层组储层内部的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及粒间溶孔, 孔隙组合包括粒间孔+溶蚀孔类型、 溶蚀孔+粒间孔类型两类;镜下薄片观察结果显示, 长8 段的面孔率总体较低, 平均总面孔率仅为3. 3%。沉积微相与产能耦合关系分析认为, 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为优势沉积微相。为此制定了研究区长8 油层组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其中,Ⅰ、 Ⅱ类储层为研究区主要油气富集区域, 而Ⅲ类储层所占的比例最大; Ⅲ类储层被细分为Ⅲa 及Ⅲb 亚类, 其平均试油产量分别为3. 5 和0. 6 t/ d。长8 段致密油藏为典型的岩性油藏, 油藏的分布主要受沉积相带和储层物性的联合控制, 裂缝、 高渗砂体、 较高的过剩压力为油气成藏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动力来源。

  • 地球科学
    鲁海妍, 谢海东, 胡兰基, 孔晓彦, 刘玉川
    2023, 43(2): 211-2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碲在地壳中的丰度较低, 传统分析方法需采用分离富集和萃取等手段, 分析过程繁琐, 本文建立了一种准确度高、 检出限低、 方便快捷的碲测试方法, 通过4 种无机混合酸体系, 分别采用湿法消解、 高压密闭消解及微波消解进行前处理比对实验, 最终选择10 mL 硝酸-氢氟酸-高氯酸(5+5+1, 体积比)无机混合酸分解试样。同时检测了加入内标前后精密度的变化, 以及不同浓度的乙醇增敏后的信号强度, 确定试液采用4%乙醇增敏, 选择103Rh 作为内标元素, 5%王水介质, 选择125Te 作为测量同位素,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多金属矿石中的碲元素含量。结果表明, 该方法的准确度(RE) 小于4. 6%、 精密度(RSD)小于9. 93%(n =7), 检出限为0. 004 8 μg/ g, 测定下限为0. 019 μg/ g, 回收率为93%~110%, 方法稳定, 可用于多金属矿石中碲的测定。

  • 土木工程
  • 土木工程
    王赞芝, 钟 洋, 陈道森, 王 丹, 江倩敏, 王 博, 李先一, 杨春旭
    2023, 43(2): 218-2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Q235 钢和Q345 钢制作的新型环保焊接锚垫板可以替代受力性能差、 造价高、 能耗高的传统铸造锚垫板。为研究焊接锚垫板锚下混凝土锚固区极限承载力、破坏形态及裂缝宽度, 采用微机控制四柱压力机对11 个配置螺旋式间接钢筋的混凝土局部受压试件进行锚固区传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预应力混凝土锚固区极限承载力实测值明显大于计算值, 焊接锚垫板喇叭管直径的增大会降低预应力混凝土锚固区的极限承载力, 焊接锚垫板底板厚度的增加会提高预应力混凝土锚固区极限承载力。基于试验结果, 提出了考虑焊接锚垫板喇叭管直径和底板厚度影响的焊接锚垫板锚下混凝土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 土木工程
    吴尚彬, 贾苍琴, 王贵和
    2023, 43(2): 224-2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微生物土体改良技术就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 诱导生成矿物沉淀或生物膜, 从而改变土体结构, 改善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为帮助岩土工作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该技术, 综述了微生物土体改良技术所涉及的微生物作用机理, 分析了该技术的影响因素, 归纳了技术的应用情况, 并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主要结论为: 微生物土体改良技术主要运用微生物矿化作用改良土体; 其影响因素众多, 影响指标的确定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该技术虽已在土体加固、 防渗封堵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 但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进行大规模实际运用。

  • 土木工程
    王 勇, 吕海波, 潘标开, 季春生
    2023, 43(2): 239-2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黏土体中的可交换阳离子类型直接影响土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为探究交换性阳离子类型对比表面积(SSA)的影响, 以蒙脱石类黏土矿物为研究对象, 采用亚甲基蓝水溶液(MB)吸附法和乙二醇乙醚(EGME)吸附法测试了不同类型交换阳离子制备土样的比表面积。结果表明: MB 法所测SSA 值大小为K+ < Ca2+< Mg2+ < Na+ , 而EGME 法所测SSA 值大小为K+ < Na+ < Mg2+ < Ca2+ , 不同测定方法对阳离子的影响规律不完全相同。为解释MB 法测试出现的规律, 通过XRD 对不同含水率的蒙脱石和K 基蒙脱石进行变性分析可知, K+对蒙脱石的晶层扩张起到限制作用, 导致在两种测试方法中K+的比表面积值均最小。

  • 土木工程
    何大为, 杨建辉, 张康荣, 张 帅, 汪 洋
    2023, 43(2): 245-2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软土地区高压旋喷桩施工对临近高铁桥墩的扰动机理, 设计了一套室内高压旋喷注浆设备, 分析了高压旋喷注浆过程引起周边土体中孔隙水压力与高铁桥墩位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在单根桩施工完成后30 min 内, 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逸散率约为4%~35%, 单根桩施工对土体所产生的影响周期约为2. 5~3 h。因此, 在多桩施工时, 控制各单桩施工的间隔时间与空间距离对避免施工影响临近高铁桥墩的安全性非常重要。

  • 土木工程
    林增华, 孙 闯, 王 慧, 王毅婷
    2023, 43(2): 252-2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合理的数值计算方法分析隧道围岩-支护结构相互关系是保证数值计算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基于收敛-约束法提出隧道数值模型的支护结构约束效应, 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基于FLAC3D 开发可破裂式支护模型, 同时开展室内试验进行验证, 分析了宝山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破坏演化规律, 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 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在利用二维隧道模型计算时, 考虑到支护结构约束效应产生的虚拟支护力, 将支护结构支护力提高最大支护力的2% ~3%; 在采用三维隧道模型计算时应考虑边界效应, 其影响范围约为1. 5 倍隧道跨度。通过宝山隧道数值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对比发现, 考虑支护结构约束效应的数值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工程实际, 并且可破断式支护模型能够反映支护结构的应力及破坏演化规律, 为准确评价隧道工程稳定性提供支撑。

  • 测绘科学
  • 测绘科学
    和彩霞, 靖娟利, 边占新, 窦世卿, 徐 勇, 何宏昌
    2023, 43(2): 260-2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1982—2015 年GIMMS NDVI 3g 数据, 运用趋势分析、 Mann-Kendall 检验及R/ S 分析方法, 探究了西南岩溶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及未来趋势, 以期为该区生态的治理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 (1)时间上, 1982—2015 年西南岩溶区年际及季节NDVImean 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 季节变化差异显著。(2)空间上, 植被覆盖总体较好; NDVImean 季节分布差异明显, NDVImean >0. 8 的区域随季节变化, 呈现出鄂西山地往云南临沧一带转移趋势。(3)年尺度上, 从趋势分析来看, 占80. 31%的区域NDVImax 呈增加趋势, 集中分布在云贵高原附近; NDVImax 随季节变化差异明显, 植被覆盖退化区表现出沿横断山脉—四川盆地、 贵州—湖南及广东—云贵高原的轨迹变化。(4)未来植被覆盖均呈持续性增加或减少变化, 年际、 季节尺度植被覆盖呈持续改善的区域均大于73. 30%。

  • 测绘科学
    张 胤, 李 文, 赵桁嵩, 尚禹含
    2023, 43(2): 269-2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GI 网络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起到了加快转型速度、 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作用。选取七台河市这一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该市2000—2018 年GI 网络演变规律。通过对七台河市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以及对城市发展政策的了解, 归纳总结七台河市GI 网络演变的主要驱动力因子。结果表明: 在2000—2018 年这一时期, 七台河市GI 用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GI 网络先快速破碎,后破碎化程度逐渐稳定, GI 网络存在“破碎—恢复—稳定”的演变规律; 人口与工业因子、 城乡变化与其他产业因子、 第一产业因子是造成七台河市GI 网络演变的3 个主要人为驱动因子; GI 网络在演变过程中始终受到城市发展政策和转型政策的影响。

  • 测绘科学
    朱军桃, 刘玉升, 代程远, 林知宇
    2023, 43(2): 278-2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离层是日地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众多因素影响而表现出复杂的变化特性, 有必要对其进行长期的时空变化分析。使用欧洲定轨中心(CODE)提供的2000—2019 年的电离层VTEC 数据对四川及周边地区进行电离层时空特性分析, 结果显示:该地区2000—2019 年VTEC 与F10. 7 日均值、 月均值、 年均值相关性分别为0. 879、 0. 923 和0. 998;VTEC 与地磁Dst、 Kp 指数的日均值弱相关, 月、 年均值达中度相关, 各年与地磁指数的月相关性不稳定;日变化在LT 14:00 左右达到峰值, 大多年份的夏季峰值略微延后;冬季异常现象均出现在太阳活动高年, 可能在夜晚LT 21:00 出现;除存在冬季异常的年份外, 研究区域VTEC 呈现出显著的半年变化特征, 多数年份在春分季节取得最大值。TEC 存在年周期365. 1 d, 半年周期182. 6 d 及准周期27 d 变化;研究区域TEC 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在太阳活动低年, TEC 值纬度方向梯度变化显著的时间段为UTC 02:00—14:00, 随着太阳活动的升高, 梯度变化会延长2~4 h;同一经度无明显变化。研究结果对该地区的电离层预报模型和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的建立、 改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测绘科学
    孙保燕, 覃禹程, 韦龙华, 周 鑫, 张小可
    2023, 43(2): 289-2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文物保护工作中运用较多的是通过多角度多摄站摄影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用于逆向建模, 但该方式所用时间较长、 工作量较大, 且经验要求较高, 容易因数据采集不当造成后期三维模型出现纹理模糊、 模型空洞、 分层等情况, 需要对被测文物进行二次采集。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三相位环绕采集技术对被测文物进行视频录制, 并对视频匀分帧处理, 将分帧图像用于建模。以广西桂林靖江王陵麒麟像为对象, 论证三相位环绕视频匀分帧建模技术的优越性。结果表明, 运用该技术所建三维模型精度较好, 符合文物建模要求, 采集时间减少50%左右, 操作简单且不易造成二次采集, 在文物保护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环境科学与应用化学
  • 环境科学与应用化学
    游少鸿, 徐 瑜, 赵 阳, 杨佳节, 刘 杰, 赵 婕, 陈 喆
    2023, 43(2): 296-3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在镉污染土壤上伴矿景天与油菜(中双11 号)间作种植对二者生长和镉吸收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 共设置3 个处理: 伴矿景天与油菜间作、 伴矿景天单作、 油菜单作。结果表明, 伴矿景天与油菜间作处理可提高伴矿景天和油菜对镉的提取能力, 间作处理时伴矿景天的镉提取量为2. 76 μg/ 株, 较伴矿景天单作处理高出7%, 油菜的镉提取量为1. 32 μg/ 株, 较油菜单作处理高出16%; 修复后收获的菜籽油和油饼检出镉含量均符合标准, 且间作处理的油饼检出镉含量较单作处理降低了41. 7%。因此, 伴矿景天和油菜间作种植技术可在修复土壤的同时实现农作物的安全生产, 是一种有前景的植物间作修复技术。

  • 环境科学与应用化学
    潘斯宁, 梁力勃, 杨小飞, 杨建文
    2023, 43(2): 303-3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阳极铝箔的化成工序是一个多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材料加工过程, 分析各因素的影响规律及交互作用的难度较大。针对以上问题, 本文采用随机森林模型计算变量权重系数并进行特征筛选, 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阳极铝箔电化学性能预测模型。结果表明: 终端检定电压是对耐压值和比电容影响最大的工艺参数, 耐压值和比电容的大小随着终端检定电压的增加分别呈阶梯式增加和阶梯式减小的变化。将经过随机森林算法特征筛选后保留的11 个变量作为输入量, 分别建立耐压值、 比电容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经过参数调优后预测模型的R2 分数分别为0. 987 和0. 982, 电化学性能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匹配度较高。通过随机森林模型、 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研究阳极铝箔生产过程参数与电化学性能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 可实现工艺参数优化与性能预测, 以及生产过程重要工艺参数的识别与控制。

  • 环境科学与应用化学
    郭瑞霞, 张 静, 浮建军, 沈培康, 张信义
    2023, 43(2): 310-3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简单水热反应合成了α-Fe2O3 纳米颗粒, 用磁力搅拌合成了α-Fe2O3 / BiOCl 复合物, 将该复合物在氩气条件下进行热处理, 成功制备出具有氧空位的OV-α-Fe2O3 / BiOCl。利用X 射线光电子能谱证明OV-α-Fe2O3 / BiOCl 中含有丰富的氧空位, 用恒电位法研究了该催化剂的电化学合成氨性能。结果表明, 当前驱体中铁铋的物质的量比为0. 67, OV-α-Fe2O3 / BiOCl 催化剂在0. 1 mol/ L KOH 电解质溶液中具有最佳NRR 性能, 其氨产率和法拉第效率分别为12. 31 μg·h-1·mg-1 和11. 4%, 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有望用于电催化固氮体系。

  • 信息科学与自动化
  • 信息科学与自动化
    蒋德珍, 陈 璐, 石荣亮, 付一木
    2023, 43(2): 318-3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直流侧电压具有优良的动态响应与抗扰动特性是衡量三相并网整流器性能的关键。本文论述了一种基于分数阶PI 调节器(FOPI)的整流器直流电压双闭环控制策略, FOPI 相较于PI 多了一个控制自由度,故可利用FOPI 提升三相并网整流器直流电压的动态性能与抗扰动能力。首先, 建立三相并网整流器在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给出了基于传统PI/ FOPI 的直流电压双闭环控制策略; 其次, 在分析水循环算法(WCA)原理的基础上, 阐述了基于WCA 的PI 与FOPI 的参数设计方法; 最后, 利用MATLAB 仿真软件建立三相并网整流器的仿真模型, 进行了相应的案例仿真与实验测试对比验证。仿真与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所述FOPI 比传统PI 在改善三相并网整流器直流电压的动态响应特性和抗扰动性能两个方面均更具优越性。

  • 信息科学与自动化
    文 刚, 马 仪, 周仿荣, 金伟士, 牟 范, 郑泽忠, 蒋 玲, 罗继强, 刘靖
    2023, 43(2): 326-3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的全色波段融合算法会改变原始影像的光谱特征问题, 提出两种新的几乎不改变原始影像的多光谱影像全色波段融合方法———基于WAResNet 和Gram-Schmidt(GS)+area-to-point regression kriging(ATPRK)算法。以高景1 号卫星影像进行实验, 选取亮度值均方根误差、 亮度值相关性分析、 结构相似性、平均清晰度梯度、 峰值信噪比、 计算时间作为评价指标, 并与传统的全色波段融合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 两种新算法具有最佳的光谱保真性, 且WAResNet 算法融合影像的平均清晰度、 峰值信噪比和运算速度与传统算法接近。

  • 旅游资源开发
  • 旅游资源开发
    侯玉霞, 胡宏猛
    2023, 43(2): 333-3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精品民宿是民宿业多样化、 个性化、 优质化发展的重要方向。采用GIS 空间技术及地理联系率等方法分析阳朔县精品民宿空间分布特征, 选取5 个维度28 项驱动力指标探索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阳朔县精品民宿空间分布较为集中和均衡, 各区域呈明显的集聚现象, 体现为“一区多核”与“景区富集”的空间分异模式。社会经济基础、 环境资源禀赋、 地理区位条件、 旅游发展水平、 接待设施建设指标是阳朔县精品民宿空间集聚过程中重要的驱动因素, 且人均可支配收入、 水域、 核心景区、 游客停留天数、 基础设施投资等指标相关性最为显著。阳朔县应进一步调整精品民宿空间结构、 推进服务设施建设、 打造特色主题片区,助推乡村振兴及世界一流旅游胜地建设。

  • 旅游资源开发
    任 爽, 梁振然, 殷 敏
    2023, 43(2): 343-3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定量统计和GIS 空间分析技术分析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结构、 分布特征和聚集程度,提出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策略。结果表明: 1)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两区多核”的空间分布结构特征; 2)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主要集中在南宁), 传统工艺类次之(主要集中在桂林和柳州); 3)南宁等6 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聚集熵大于1, 说明其聚集程度高于广西整体水平; 4)少数民族规模和旅游经济发展情况是影响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主要因素。基于此, 提出了“提高非遗等级, 区域联动发展”“重视非遗基础, 培育重点区域”“分类区域统筹, 实现规模效应”的广西开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