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封面,目录,封底
  • 封面,目录,封底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09, 29(2): 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
    梁金城,刘之葵,李晓峰,陆小平,蒙龙华,李文杰
    2009, 29(2): 161-1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桂北老堡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台前寒武地块前陆盆地边缘的正向构造带上,产于震旦系陡山沱组白云岩和老堡组硅质岩中。矿石矿物成分简单,主要由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及少量黄铜矿等硫化物组成;脉石矿物主要由白云石、方解石、石英及少量绢云母、绿泥石等矿物组成。石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在115~270℃,盐度在(w(NaCl))3.8% ~5.8%。流体包裹体的气液相成分显示,成矿流体富含CO、CH、C,其中的w(Na)/w(K)、w(Cl)/w(F)较高,且w(Na)>w(K)>w(Ca2+)>w(Mg2+)。矿体中黄铁矿的δ34S为12‰ ~21‰。与闪锌矿共生的石英的δ18O为16.0‰ ~18.4‰,其中的流体包裹体δD为-58‰ ~-61‰。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老堡为由热卤水与变质水或建造水混合的MVT型铅锌矿。

  • 地球科学
    王春增,李晓峰,易先奎
    2009, 29(2): 169-1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江西金山金矿控矿韧性剪切带内岩石和矿石的显微构造分析基础上,对剪切带的递进变形与成矿机理进行探讨。研究发现,金山韧性剪切带在韧性—韧脆性递进剪切变形过程中发育3类石英脉透镜体或石香肠构造;剪切压溶和缝合线构造在金山韧性剪切带内强烈发育;扩散蠕变机制是金山韧性剪切带重要的变形机制。大量缝合线构造的形成增强了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有利于流体的迁移和沉淀。金山剪切带内变形和成矿作用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地质过程,粗略估算至少跨过了72Ma。在递进剪切变形过程中经历多种构造变形机制,如经历了以透入性片理为代表的韧性剪切变形机制到以“次级剪切面”构造网络为代表的韧-脆性剪切变形机制的转换。剪切带的递进剪切变形自始至终控制着金的成矿作用过程,没有递进剪切变形也就没有金山金矿的形成。

  • 地球科学
    冯佐海,王春增,王葆华
    2009, 29(2): 183-1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地壳不同层次侵位的花岗岩浆具有不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与围岩之间存在不同的密度差和粘度差,加之不同地壳层次存在着不同的岩石流变学特征,导致花岗岩浆在地壳不同层次具有相异的侵位机制和侵位构造特征。一般来说,在下地壳层次侵位的岩体形成于封闭—半封闭环境,不利于岩浆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矿床的形成;在中上地壳层次侵位的岩体因处于相对开放环境,且又经历过一定程度的分异演化过程,因而有利于形成诸如接触交代或其他岩浆热液矿床。由于不同侵位机制的岩浆体系具有不同的机械力和化学活动性,从而产生不同特征的侵入接触构造体系,营造出不同的侵入接触成矿环境。在中上地壳层次侵位的杂岩体以多次脉动、增量式生长为特征,其增量生长方式可表现为反环带-外侵式、正环带-内侵式和不规则-离散式,其中有利于成矿的杂岩体往往表现为反环带-外侵式。

  • 地球科学
    陈懋弘,章 伟,向君峰,杨宗喜,叶会寿
    2009, 29(2): 195-2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江西省浒坑钨矿是一个大型石英脉黑钨矿矿床,含矿石英脉除了块状石英脉以外,还大量发育条带状石英脉。本文针对条带状石英脉进行了专门研究,认为条带状石英脉实质上是韧性剪切带,以透入性发育的剪切面理和拉伸线理、剪切透镜体、剪切分异条带普遍发育为特色。剪切带岩石以石英质糜棱岩为主,具有丰富的塑性变形显微构造特征。显微剪切指向构造统计表明,东西向和北西向脉组的运动方式均以左旋正滑为主,近水平脉组则以正滑为主。北西向韧性剪切带的新生绢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40.3±1.0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39.6±2.4Ma;而东西向韧性剪切带绢云母40Ar-39Ar坪年龄则比较复杂,高温阶段年龄可能受到成矿期白云母残斑的影响,中温阶段的表观年龄和总气体年龄更接近前一样品的坪年龄。据此认为韧性剪切变形的年龄为140Ma左右,韧性变形发生在成岩和成矿之后。条带状石英脉系块状石英脉韧性剪切改造而成,推测其形成主要与晚期补充岩体的斜向上侵作用有关,但更为合理的模式需要更多资料的进一步证实。

  • 地球科学
    宋慈安,冯佐海,雷良奇
    2009, 29(2): 207-2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广西锡多金属成矿系统是一个不同时代成矿体系的亲缘性谱系。富含Sn等成矿元素的变质基底和古老岩浆岩组成的地球化学块体是成矿的物质基础,大地构造活动是成岩成矿的动力来源,Sn等成矿元素以不同的形式多阶段聚集成矿,表现出螺旋式不均衡的发展性和继承性,在燕山期和藏南期达到成矿高峰。广西可分为四堡—雪峰期桂北、燕山期桂东北-桂东南和藏南期桂西北-桂西南3大锡多金属成矿带。锡多金属战略找矿的重点是桂西地区,该区具有上金下锡的“双层成矿” 模式。寻找“大厂式”超大型矿床的方向应放在桂西藏南期3个锡多金属成矿亚带上,其中重点是桂西南锡多金属成矿亚带。

  • 地球科学
    李晓峰,梁金城,冯佐海
    2009, 29(2): 216-2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目前斑岩铜矿研究内容中的几个重要进展,如斑岩铜矿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成矿环境;成矿斑岩岩浆源区及其侵位;岩浆-热液转换过程以及不同成矿阶段石英-硫化物矿脉时空分布等等。斑岩铜矿研究正朝着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发展,宏观方面表现在斑岩铜矿形成的构造地质背景,微观方面表现在成矿过程的精细厘定。随着SEM-CL和LA-ICP-MS分析测试技术的运用,斑岩铜矿成矿过程中铜(钼)硫化物的沉淀聚集过程将逐步展示于人们面前。

  • 地球科学
    邓继新,冯佐海
    2009, 29(2): 223-2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储层岩石的地震弹性属性是进行油气储层勘探及动态监测的基础。系统选取东营凹陷古近系各层段砂岩样品250块(以沙河街组为主),在模拟储层条件下利用脉冲穿透法测试样品的纵、横波速度。样品在纵波速度-泊松比交汇图中表现出两种主要变化趋势,分别对应泥质与钙质胶结物的影响;在每个变化趋势中随泥质含量与钙质胶结物含量的增加,岩石结构从颗粒所构成的骨架支撑逐渐表现为基质支撑,弹性波能量的传播也从通过颗粒接触边界转变为通过岩石基质传播,这是使砂岩样品测试结果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为利用岩石物理特性从地震资料中提取岩石结构、沉积与成岩特征的信息提供了依据。

  • 地球科学
    邓虎成,周 文,黄婷婷,梁 锋
    2009, 29(2): 229-2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鄂尔多斯麻黄山地区的侏罗系延安组油气层属于低孔低渗储层,裂缝的分布评价对油气运移聚集成藏研究及开发部署具有重要意义。野外和岩心裂缝的观察描述等表明本区的裂缝以构造裂缝为主。选择构造曲率法、屈曲薄板应力场反演法和构造滤波法分别进行了裂缝的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对3种方法的综合分析,构建了裂缝综合评价因子。其评价结果与测井资料解释成果的吻合率,前3种方法为0.5~0.65;而综合评价因子法达到了0.85,明显提高了裂缝分布评价的精度。

  • 地球科学
    韩喜彬,李家彪,梁金城,冯佐海,初凤友,张绍勇
    2009, 29(2): 236-2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分形理论原理,采用盒维数法计算了桂东南鸡笼顶金矿田断裂、矿床断裂及矿石和围岩的显微裂隙分维值,这些断裂和裂隙都有很好的统计自相似性。鸡笼顶矿田断裂分维值(1.66) 大于桂东南金银成矿带断裂分维值和华南区域背景断裂分维值,分维值越大,成矿规模越大。但在鸡笼顶矿床标度区间,断裂分维值(1.39)明显小于区域背景断裂分维值,这缘于北东向断裂分维值大于北西向断裂分维,矿床仅受北东向断裂控制。鸡笼顶③号矿体中矿石显微裂隙和围岩显微裂隙的分维值都大于宏观断裂分维值,结构更加复杂,含矿热液流体和断裂破碎带应力耦合作用更加强烈。矿石显微裂隙分维值(1.76)大于围岩显微裂隙分维值(1.68),分维值越大,构造蚀变作用越强,裂隙连通性越好,矿化和赋矿作用越强。显微裂隙分维值也是断裂破碎带矿化的重要定量指标之一。

  • 地球科学
    李文杰,梁金城,陆小平,蒙龙华
    2009, 29(2): 242-2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老堡铅锌矿床主要赋存在陡山沱组白云岩或老堡组硅质岩中,顺层产出,受地层与褶皱的双重控制。矿区主干褶皱为一复式向斜,由2个次级向斜和1个次级背斜组成。从构造几何学、运动学角度,运用现代测试技术,对矿区的小构造、显微构造和组构进行构造分析后揭示,老堡褶皱构造的形成机制是以弯滑作用为主、兼具弯流作用的纵弯褶皱作用的产物。铅锌矿体主要赋存在褶皱的转折端虚脱部位及两翼滑移量较大的层间滑动破碎带中。

  • 地球科学
    陈贵英,韩乃仁
    2009, 29(2): 247-2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标本为SinoproceratopygekiangshanensisLu的未成年体(分节期),采自浙江江山碓边寒武系芙蓉统排碧阶最上部Sinoproceratopygekiangshanensis带。标本明显卷曲,除大部分胸节被压于头甲之下,其余保存较好。自由颊与固定颊明显裂开,并略有错位,推测为一正在蜕壳的标本,卷曲属蜕壳过程中的行为。因头大尾小,胸节数不多,认为其有完全卷曲的能力,可能属半螺旋型卷曲。与美国密苏里寒武系芙蓉统三叶虫和中国辽宁复洲湾Stephanocare的卷曲进行了比较讨论,认为与美国密苏里寒武系芙蓉统三叶虫的卷曲相似而与辽宁复洲湾Stephanocare的卷曲不同。

  • 地球科学
    黄 俊,肖 龙,李德胜
    2009, 29(2): 252-2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行星的撞击构造特征进行了总结。地球上的撞击构造,一般通过地貌以及冲击变质产生的岩石和矿物来确认。对贵州省息烽县境内的疑似撞击构造的环形构造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已有地质资料的详细调研、实地仔细的勘测和采样以及对样品的岩相学分析,并未观察到冲击变质特征,因此认为此处环形构造并非撞击成因,而是古老的盆状向斜经历了多期的构造作用形成的涡旋构造。

  • 地球科学
    李晓良,王庆魁,王学立,吕中锋,季 岭
    2009, 29(2): 262-2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舍女寺油田孔二段油藏空气渗透率26.7×10-3 μm,开发过程中存在储层物性差、注水困难、注采井网不完善、油藏低速低效开采等问题。为此,开展了孔二段低渗油藏改善开发效果的4项研究,即提高水驱控制程度、合理驱动压力梯度、小井距加密提高连通程度和非主流线井压裂。实施后舍女寺油田孔二段油藏采油速度从0.81%上升到0.92%,最终采收率从14.8%提高到26.1%,增加可采储量38×10t,为同类型油藏提供了改善开发效果的技术对策。

  • 环境科学
  • 环境科学
    刘辉利,朱义年
    2009, 29(2): 266-2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桂柳高速公路上的4个调查剖面和1个对照剖面测试了公路两侧农田土壤中Pb、Cd、Cr、Hg和As的含量分布。结果表明,公路交通对路两侧土壤重金属含量有一定的影响,运行期较长的对照路段桂黄公路两侧土壤中的Pb、Cd和As的含量明显高于运营期较短的桂柳高速公路段,而Cr、Hg与公路运行期长短的关系不是非常密切;重金属含量在横向上都有随距路肩距离的减小而增大的趋势,Pb、Cd在路肩两侧200m范围内含量的变化较小。以广西水稻土土壤背景值为评级标准,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了路侧土壤的环境质量:所测路段和剖面的Cd、Hg污染均较严重;Cr基本上还处在非污染水平;桂黄公路段Pb的污染指数高于高速公路段。

  • 旅游资源开发
  • 旅游资源开发
    阚如良
    2009, 29(2): 271-2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三峡库区不仅是旅游资源富集区,也是大规模移民区,更是生态敏感区和经济欠发达区。2009年三峡工程将全面竣工,库区随之进入后三峡工程时代。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发挥旅游业比较优势,促进库区移民致富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后三峡工程时代亟待研究的新课题。从后三峡工程时代库区发展面临的两难困境分析入手,探讨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库区移民致富之间的互动关系,明确库区旅游业战略转型的方向为生态产业和富民产业,并提出实现转型的路径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