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黎钼铜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西南端大瑶山多金属成矿带上,是近年新发现的与中酸性岩体有关的斑岩型钼铜矿床。利用Re-Os同位素方法对矿体中的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成矿时代测定,获得的模式年龄为101.1±1.5Ma至103.5±1.5Ma,加权平均年龄为101.7±1.2Ma,等时线年龄为100.1±3.7Ma,与前人获得的大黎岩体石英二长岩和石英二长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102.8±0.9Ma和101.7±1.2Ma相吻合,表明成岩和成矿时代一致,为燕山晚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因此,大黎斑岩型钼铜矿床形成于华南地区中生代第三次大规模成矿期,为早白垩世晚期华南地区岩石圈伸展拉张的大地构造背景下的产物。目前的研究表明,大瑶山地区斑岩型矿床除加里东期的钨多金属矿床外,燕山期的铜钼矿床、金多金属矿床也是重要的矿床类型,大瑶山地区具有良好的寻找斑岩型矿床前景。
西准噶尔博什库尔-成吉斯岩浆弧是新疆西准噶尔北部一条重要的岩浆弧,其岩浆作用时限及构造背景还存在不确定性。通过对博什库尔-成吉斯岩浆弧内哈姆图斯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厘定了哈姆图斯火山岩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形成时代。结果显示,该火山岩岩石组合以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为主,岩石SiO2含量为46.35% ~58.18%,TiO2 为0.63% ~0.73%,Mg#值为55~69;ΣREE为(46.53~87.43)×10-6,(La/Yb)N =2.92~5.67,(Gd/Yb)N =1.33~1.73,呈现轻稀土富集重,重稀土略亏损;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Ti),源区具有高Th/Yb值(146~184),是典型的岛弧岩浆特征,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岛弧环境。其中玄武安山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16.0±1.7Ma,表明该火山岩形成于晚石炭纪。结合前人对西准噶尔地区的研究结果,揭示了西准噶尔晚古生代洋盆俯冲体系引起的岛弧岩浆作用一直持续到了晚石炭纪末期,是形成博什库尔-成吉斯岩浆弧的一期重要岩浆作用。
桂西德峨地区广泛发育基性岩,为查明区内基性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时代,探讨岩浆演化及其构造环境、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对德峨地区的基性岩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得出其具有较低的SiO2( 42. 52% ~ 48. 09%) 、Mg#值( 0. 34 ~ 0. 50) 、Cr 和Ni 含量( 分别为21. 77 × 10 -6 ~ 202. 2 ×10-6和47. 87 × 10 -6 ~ 122 × 10 -6 ) ,较高的Fe2O3( 11. 89% ~ 17. 06%) 和Al2O3( 14. 39% ~ 17. 04%) 含量,暗示其为幔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并且在上升的过程中遭受少量的地壳混染。结合其不相容元素比值( 如La /Sm和Sm/Yb) ,得出其岩浆起源于浅部地幔尖晶石橄榄岩相5% ~10% 部分熔融。LA - ICP - MS 锆石U - Pb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龙保山辉绿岩的谐和年龄为259. 9 ± 1. 1 Ma,小帽上辉绿岩的谐和年龄为258. 6 ±2. 3 Ma,老山神玄武岩的谐和年龄为261. 0 ± 2. 4 Ma。综合该地区的基性岩石的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产出范围可能延伸到本区,为重新界定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分布范围提供新的直接资料。
为探讨右江盆地西南缘基性岩浆成因,对桂西那坡县百都乡一带基性侵入岩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锆石U - Pb 年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岩石属于碱性系列、钙碱性玄武岩系列,稀土元素总含量变化大( ∑REE = ( 57. 20 ~ 321. 26) × 10 -6) ,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图中配分曲线平缓右倾,( La /Yb)N = 1. 86 ~ 9. 00,δEu = 0. 86 ~ 1. 49,可能源自亏损地幔并受到少量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显示出大陆板内玄武岩的特征,弄江岩体、规腰岩体、那全岩体LA - ICP - MS 锆石U - Pb 年龄分别为260. 5 ±0. 9 Ma、262. 5 ± 4. 9 Ma、257. 4 ± 2. 6 Ma,应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岩浆活动的产物。右江盆地西南缘晚二叠世处于活动陆缘构造环境,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岩浆沿区域性大断裂侵位。
桂东北富川位于南岭成矿带西段,中生代成岩成矿作用广泛存在。利用LA - ICP - MS 法对桂东北富川鲁洞辉绿玢岩进行了锆石U - Pb 同位素定年,获得了其LA - ICP - MS 锆石U - Pb 年龄为207. 8 ± 1. 5Ma,代表了辉绿玢岩的形成年龄,结合前人对华南中生代成岩成矿作用的研究,认为鲁洞辉绿玢岩与印支期花岗岩及与之相关矿床为晚三叠世同一期岩浆作用的产物; 华南晚三叠世处于大陆裂解或造山后伸展的构造环境; 锆石Hf 同位素特征显示鲁洞辉绿玢岩原岩可能为新生地壳/幔源物质与古老地壳物质的混合,以新生地壳/幔源物质为主; 华南不仅存在燕山期成矿作用,而且印支期成岩成矿作用在华南同样存在。
土壤微细粒分离测量技术作为一种能反映深部异常信息的深穿透地球化学技术,已在多种景观区取得成功试验案例。选择豫西黄土覆盖区申家窑金矿开展该技术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 利用该技术所指示的异常范围与已知矿体位置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Au、Ag、As、Sb、Cd、Cu、Pb、Zn 等元素可以作为该地区寻找该类型隐伏金矿的找矿指示元素; 矿体或岩石解离的化合物或纳米颗粒可穿透黄土孔隙向上迁移至地表,并赋存于地气中或被粘土矿物或铁锰氧化物所吸附而富集形成地球化学异常。
对世界不同产地的碧玉( 14 块样品) 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进行了测试,研究分析了碧玉的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来源及成矿过程。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碧玉主要矿物为透闪石阳起石,过渡性金属元素Ti、V、Mn、Cr、Ni 含量较高,其平均值分别为415.85 × 10 -6、284.30 × 10 -6、1 495. 26 × 10-6、665. 68 × 10 -6、388.81 × 10 -6 ; 微量元素蛛网图基本相似,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略微富集,高场强元素轻微亏损; 稀土元素均为右倾的轻稀土富集的分配模式,( La /Yb)N为4. 57 ~ 20. 26,δEu 为0. 65 ~ 1. 22,δCe为1. 04 ~ 1. 59。碧玉样品的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微量元素蛛网图、过渡性金属元素分配模式与辉长岩相似,说明了相似的起源。碧玉成矿分为3 个成矿阶段: 超镁铁岩蚀变—辉长岩蚀变—蛇纹石蚀变。碧玉样品晶体化学性质及特征元素分析结果表明: 成矿温度越低,氧逸度越低,碧玉质地越细腻。
硬岩型含锂矿物和富锂卤水是制备碳酸锂、金属锂及各种锂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从提取工艺和化学过程两方面概述了从含锂矿物和卤水中提取、分离和回收锂的工艺,并总结了这些工艺的优缺点、存在问题和前景。热消解—浸出—沉淀是从链状硅酸盐矿物( 锂辉石) 和层状硅酸盐矿物( 锂云母) 提取锂的3 个步骤,每个步骤中涉及的工艺和方法都有改进提升的空间。对于卤水,可以根据卤水的类型应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如碳酸盐型一般使用沉淀法,低Mg /Li 硫酸型使用沉淀法,高Mg /Li 硫酸型使用煅烧法,氯化物型主要使用吸附法。电渗析法解决了高Mg /Li 盐湖卤水中镁和其他杂质分离的难题,是现阶段国内最成熟的提取工艺之一。开发工艺简单、能耗低、锂回收率高和绿色环保的提锂技术是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我国地球化学填图在世界上具有领先优势,老挝国家尺度1∶ 100万地球化学填图覆盖了老挝全境约23 万km2,分析了69 种元素,填补了老挝国家尺度地球化学填图的空白,为老挝基础地质、矿产开发、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等多个方面提供了基础地球化学保障。此次研究表明,老挝氟含量在( 21 ~ 2 717) ×10 -6,氟含量背景值( 中位值) 和平均值分别是271 × 10 -6 和302 × 10 -6。老挝氟含量总体表现为北部较高,南部相对较低,其背景值明显低于我国水系沉积物中氟含量和土壤环境背景值; 老挝全境共圈定了8 处氟地球化学异常,面积达到地球化学省规模的有5 处。
赤水河上游大河村至三层岩段,位于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岩溶斜坡地带。区内地质条件结构复杂,具有典型的侏罗山式构造,沟壑纵横河谷深切,岩溶洞穴极其发育。岩溶洞穴在空间上的分布与区内碳酸盐岩地层出露面积、岩性及岩层厚度有密切联系,洞穴形态结构受岩层产状、断层和节理构造、新构造运动和地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3 个特征: ① 赤水河两岸分水岭地带发育水平洞穴和落水洞; ② 赤水河谷斜坡地带发育水平洞穴或倾斜洞穴; ③ 在分水岭地带发育2 层洞穴,河谷发育3 层洞穴,斜坡地带洞穴成层性不显著。依据洞穴形成条件、洞穴空间展布特征,从地下水文流场网论述了区内岩溶洞穴的形成与演化特征。
为研究井中激电观测井旁异常体所引起的激电异常特征,采用基于柱坐标下的放射状网格剖分方式,通过异常电位法对井中激电观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形态异常体在井中观测时的激电异常特征,探讨了异常体空间位置及钻孔环境变化对激电观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数值计算的激电异常形态与实际模型具有很好的对应性,满足异常分析的要求; 异常体空间位置的变化会对激电观测产生明显的影响,其中异常体井旁距离的大小决定了观测的效果; 钻孔环境会对井的浅部及末端的观测数据带来影响,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中应加以考虑。
介绍了多重滤波法提取瑞利面波群速度的原理和步骤,并基于不同震中距的理论瑞利面波数据和高质量的实际数据,采用4 种不同的高斯滤波参数α 取值方案提取群速度曲线,结果表明: 当周期范围跨度较大时,高斯滤波参数α 取值不仅应考虑震中距,还应考虑周期; 对于不同震中距,在周期小于45 s 时,高斯滤波参数α 取值范围较大,但在周期大于45 s 时,不同的高斯滤波参数α 取值对群速度的提取影响较大,此时α 的取值应谨慎; 在这4 种不同的α 取值方案中,本文改进后的周期分段α 取值方案效果最好。
利用测井资料进行现今地应力评价可以为压裂增产和水平井轨迹优化提供依据。以塔中S9 井区志留系致密油为例,对目的层( S1 k1 ) 致密砂岩岩石力学性质及地应力进行综合研究及评价。从阵列声波测井资料中提取了致密油储层的纵横波时差,获得了动静态力学参数转换关系。通过引入修正系数C* 至Newberry 模型中,实现了对致密油储层水平方向最小主应力(σh) 的计算。考虑到地应力的各向异性,引入非平衡结构因子( Ub) ,对储层水平最大主应力( σH) 进行了测井计算。该测井解释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低于8%。古地磁、扩径分析及快横波方位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 S1 k1 ) 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E 向。
为了提高索道桥施工控制参数的计算精度,在分析既有近似解析算法原理的基础上,基于全桥主索无应力索长不变量,统筹考虑锚跨和主跨缆索架设过程中索段的相互转换影响,提出了精细数值解析算法。通过算例对比分析了近似算法和精细算法的计算精度差异,结果表明: 施工过程中钢索无应力索段长度在主、锚跨之间相互转换和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锚索倾角对主索受力、线型的影响相对较小。忽略锚索垂度,对于无应力索长计算精度的影响甚微; 而忽略锚索倾角,则影响很大。近似解析法得到的主跨钢索垂度值的误差较大,而索力值和索长值的误差较小。精细数值解析算法的计算结果高精度地满足了构件变形协调条件,计算效率高。
为了研究碱污染对红黏土力学性质的影响,使用氢氧化钠( NaOH) 溶液对桂林雁山红黏土进行浸泡,考虑碱浓度( 0、4%、8%、12%) 和养护时间( 1、7、14 d) 双因子因素,通过室内直剪试验和固结试验,分析碱污染对桂林雁山红黏土力学性质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碱浓度及养护时间的增加,红黏土的抗剪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减小; 浸泡后红黏土的孔隙比增大,压缩系数增大,压缩模量减小。碱-土相互作用是导致桂林地区碱污染红黏土力学效应弱化的根本原因,其相互作用导致红黏土颗粒间的胶结物被溶解后又重新生成絮状物,使其原本稳定的结构状态发生改变。
基于南宁市灰岩地区进行的超大吨位桩基静载试验,对桩身轴力和变形进行了测量,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桩长、桩径、长径比3 个因素对灰岩地区嵌岩桩承载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嵌岩深度约为10 m 的试验桩最大试验荷载在31 000 ~ 36 000 kN,能够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而嵌岩深度约为5 m 的试验桩承载力均达不到设计承载力要求; 嵌岩深度对灰岩地区嵌岩桩的承载特性影响最大,嵌岩段越长,桩的承载力越高。
为有效监测预警泥岩地区滑坡,找到泥岩地区滑坡的诱发因素,并实现泥岩分布区的防灾减灾,以岑溪大业公田滑坡为例,对滑坡发生前后的现场工程地质勘察及岩矿分析报告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滑动式测斜仪、农田气象监测仪等联合建立了岑溪大业公田滑坡监测系统,对滑坡整个变形过程中的累计位移与深度、位移速率与降雨量等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岑溪大业公田滑坡以浅层多层滑动面滑动为主,地表下1 m 处的位移速率与降雨量具有一定相关性,而滑带土的位移速率与降雨量之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高强度、持续的降雨是滑坡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 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强度低,含有大量亲水性及易溶性矿物的风化泥岩结构是滑坡发生的决定因素; 高速公路的建设对坡脚不合理的开削挖及坡面植被的破坏等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是滑坡发生的影响因素。
为查明合肥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制约因素及地下空间开发中需注意的地质问题,以野外地质调查、钻探、室内测试等手段获得的原始数据为基础,研究合肥市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活动断裂等地质因素的发育分布特征及其对地下空间开发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合肥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结果表明: 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活动断裂是影响合肥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主要地质因素; 合肥市总体地质条件较好,利于地下空间开发,部分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注意地形坡度、膨胀土、软土、承压含水层、活动断裂等因素的影响。为政府部门编制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提供地质依据,为实现合肥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以桂林市规划中心城区为例,选取了12 个影响岩溶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地质环境因素( 地貌类型、地下水富水性、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河对地下空间开发的影响程度、土体厚度、土体地基适宜性、岩体结构、岩溶塌陷易发程度、岩溶发育程度、断裂构造、特殊性土发育程度、人类工程活动强度) ,利用地质环境要素通过专家- 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岩溶地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通过MapGIS 软件实现可视化。依据预测分区指标计算,将研究区浅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划分为: 适宜性好( Ⅰ) 区的面积为34. 43 km2 ; 较好( Ⅱ) 区412. 34 km2 ; 较差( Ⅲ) 区397. 71 km2 ; 差( Ⅳ) 区35. 52 km2。
针对观测值存在误差时,灰色Verhulst 模型的白化方程系数矩阵同样包含误差,如果再使用最小二乘方法进行求解,计算出的模型参数是有偏的,而路基沉降预测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对此,提出了一种顾及系数矩阵误差结构的总体最小二乘新算法,该算法顾及系数矩阵误差及其特殊结构,考虑误差全面,减少未知参数个数,预测精度高,可广泛用于路基沉降预测。
基于大坝变形量与多影响因素复杂非线性关系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 神经网络的AdaBoost 强预测模型( GA-BP-AdaBoost) 。算例分析表明,该强预测模型融合了遗传算法全局优化和BP 神经网络的局部寻优的特点,同时AdaBoost 强预测器通过给弱预测器的预测序列赋予不同的权重,综合不同预测序列的精度优势,实现了AdaBoost 强预测器“优中选优”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预测精度,验证了本文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 神经网络的AdaBoost 强预测模型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针对北京地区频繁的雾霾灾害天气,利用影响雾霾的主要因素作为预报因子,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后的BP( GA-BP) 神经网络建立了PM2. 5质量浓度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 1) 通过CMONOC 数据和相关气象温度、气压数据反演得到的3 个CMONOC 站点BJFS、BJGB、BJSH 的大气水汽( GPS - PWV) 数据与PM2. 5质量浓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642 2、0. 644 1、0. 641 3,呈中度相关; 2) 在预报因子不同的条件下,GA - BP 神经网络模型均比BP 神经网络的预测值精度更高; 3) 利用CO、NO2、SO2、O3、湿度等5 种主要影响因素作为预报因子,采用GA - BP 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PM2. 5数据,其平均相对误差为11. 0%,将这5 种因素分别结合同一时段3 个站点的GPS - PWV 数据作为预报因子进行预测,其平均相对误差分别降低了2. 8%、0. 8%、3%; 4) 联合GPS - PWV 数据与影响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基于GA - BP 神经网络预测的PM2. 5值具有相对较好的精度和可靠性。
根据IGS 中心提供的2016 -03 -21—04 - 21GIM 数据,将前16 天不受太阳、地磁活动影响的VTEC 中值作为背景参考值,采用滑动四分位距法分析日本九州岛地震前后共17 天震中上空电离层VTEC异常情况。分析结果表明: 在排除太阳、地磁活动的情况下,震前、震后均出现了异常( 4 月6、9 和16 日出现了正异常,其中4 月6、9 日也出现了1 TECu 左右的负异常) ,地震发生当天也出了负异常。4 月6 日VTEC 正异常出现极大值,异常区域在震中东南方向,自东向西偏移过程中逐渐增强,且异常时间较长;UT00: 00—6: 00 之间VTEC 异常出现峰值,峰值点位于震中偏东南方向,而在这段时间内全球其他区域没有出现异常。因此可认为,4 月6 日震中上空VTEC 正异常与此次地震有关。
针对AutoCAD 软件不能直接使用OSGB 模型数据的问题,分析了OSGB 与DWG 模型的组织方式,利用OSG 和ObjectARX 二次开发包,完成了OSGB 数据的解析,进一步根据DWG 模型在AutoCAD 中的组织方式,将解析得到的数据重组为DWG 三维模型,最终实现了OSGB 模型到DWG 三维模型的自动转换。实例表明,利用本文方法能够正确提取出OSGB 模型的几何和纹理数据,并重组为具有真实感的DWG 三维模型,转换后的模型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
研究了松香基氨基化聚合物微球[P(RAG/St/NH2)]在不同pH值和吸附时间对胭脂红的吸附,以及吸附动力学、热力学特性,初步探讨了吸附反应机理。采用FT-IR、XPS、SEM和热重等对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H=2时,P(RAG/St/NH2)微球对胭脂红的吸附效果最好,并且吸附前后微球球形无变化;微球对胭脂红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吸附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说明吸附过程是以化学吸附为主;探究了温度为303、308、313和318K的吸附过程,发现ΔH>0、ΔG<0、ΔS>0,表明吸附属于自发吸热熵增的过程,升高温度有利于微球对胭脂红的吸附。
以淀粉、苯酚、甲醛为主要原料合成液化淀粉改性酚醛树脂(APF),对APF树脂的合成工艺及性能进行探讨,并分析液化产物及APF树脂的分子结构,测定APF树脂的分子量。正交试验表明,APF树脂的最佳合成工艺为甲醛与苯酚的摩尔比为1.6∶1,苯酚与淀粉的质量比为2.0∶1,氢氧化钠与苯酚的摩尔比为0.375∶1。在此条件下,胶合强度为1.061MPa,储存期可达69d(25℃),液化残渣率仅为0.174%。FT-IR分析结果表明:液化阶段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和少部分5-羟甲基糠醛,并与苯酚形成芳基醚键结构;合成阶段芳基醚键断裂,苯酚优先羟甲基化,葡萄糖或5羟甲基糠醛可能在羟甲基苯酚的邻位和对位发生缩聚或缩醛反应生成APF树脂。GPC测试结果表明APF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271。
合成了一种新型石墨烯掺杂型多孔复合材料,并应用于苏丹红染料分离富集。以修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氧化石墨烯为粒子稳定剂,二乙烯基苯和丙烯酸异辛酯为油相,氯化钙及过硫酸钾溶液为水相形成油包水型高内相乳液,65 ℃下热聚合得到掺杂氧化石墨烯的多孔复合材料,并应用于苏丹红染料的吸附研究。结果表明,聚合材料多孔互通,渗透性好,对苏丹红Ⅰ—Ⅳ 均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其吸附量分别为304. 23、328. 09、371. 43 和382. 80 ng /mg,苏丹红染料解脱率范围为86. 26% ~ 94. 54%。该材料可应用于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分离富集。
基于高岭石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表面性质的差异,采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vtms) 对高岭石表面进行选择性修饰,制备高岭石乳液稳定剂,研究其对水/石蜡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修饰作用的主要因素,在40 ~ 80 ℃,vtms 修饰高岭石的接触角为93° ~ 161°,通过控制修饰温度可以调节高岭石的润湿性。高岭石八面体表面Al—OH 基团与vtms 水解后的Si—OH 基团形成化学接枝。选择性修饰作用提高了高岭石颗粒的极性特征( Janus 效应) ,具有Janus 特征的高岭石具有良好的乳液稳定作用,乳液中乳状液含量达80%,分散相液滴平均粒径为20 μm,且分布均匀,乳液存放90 天后稳定性好。选择性修饰高岭石对乳液类型( 水包油( O/W) 型乳液或油包水( W/O) ) 具有调控作用。
为解决工业废料赤泥的回收利用,以赤泥为主要成分,根据惰性熔膜屏蔽保护机理,以各种氧化物在釉质层中所起的作用为依据,通过大量的筛选实验,选择合理的涂层成分与配比,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防液态铝侵蚀的赤泥涂料。通过腐蚀后基体的金相组织图与EDS 成分分析、氧化失重对比分析和X 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将所研发涂料与市面上已经投产使用的涂料作对比,发现所研发的涂料具有更好的防护性、稳定性和耐热性,并且原材料都是生活和工业中的废料,实现资源二次开发利用。
采用分子对接、动力学模拟和荧光光谱法研究全氟丁基磺酸钾( PFBSK) 和人血清白蛋白( HSA) 的相互作用机制。分子对接分析表明,PFBSK 在HSA 的位点Ⅱ处以氢键作用力稳定结合。动力学模拟的结果表明,PFBSK 与HSA 相互作用产生的复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使HSA 的构象发生改变。结合自由能贡献分析表明,ARG348、ARG484、ARG485、ALA449 为PFBSK 与HSA 结合的关键氨基酸残基。荧光光谱试验显示PFBSK 和HSA 的结合淬灭了HSA 的内源性荧光,淬灭机制为静态淬灭。根据热力学参数吉布斯自由能( ΔG < 0) 、焓变( ΔH < 0) 和熵变( ΔS < 0) ,可推断PFBSK 和HSA 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这与分子对接和结合自由能分析结论一致。
绿色建筑是实现绿色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准确阐明开发商与政府具有有限理性前提下的行为演化特征,建立绿色建筑供给侧演化博弈模型。对博弈模型的分析表明,系统的稳定状态与政府对绿色建筑项目激励、政府对绿色建筑项目违约处罚、开发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增量收益和增量风险损失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要素组合下存在不同的稳定情形。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借助数据仿真分析典型情形下绿色建筑供给侧博弈双方行为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促进绿色建筑项目发展重点是要增加开发商在绿色建筑项目的增量收益。
通过引入熵值法和SVAR 理论模型,构建柳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城市产业结构竞争效应的SVAR 模型。结果表明: 产业结构竞争效应和城市土地利用存在滞后效应,且相互影响; 柳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不大,其变动的贡献,93%是来自产业结构竞争效应的变动,本身技术水平及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等对其影响不大; 城市产业结构相对具有竞争力,其变动的贡献主要来源于自身内生要素的变动,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变动对其影响作用不大; 外延式的干预和扶持政策( 结构性外力冲击) 并不会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产业发展产生可持续的促进作用。建议柳州市侧重于扶持和提高当地产业发展内生要素的优化,特别是提高资源在产业间的优化配置和技术创新能力,以促进产业高级化和产业转型,进而实现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基于城市差异化发展理论,在城市发展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提取影响四川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关键因素,采用熵值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基于城市差异化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从时空演化角度对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分析,并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障碍因子诊断。结果表明: 不同发展类型城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具有显著性差异,2007—2016 年,发展优势型承载力稳定增长,产业加工型、均衡发展型承载力较稳定增长,资源服务型承载力波动性较大,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提升策略应针对不同城市发展类型。研究结果对四川省各城市土地资源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通过VAR 建模、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VEC 建模,验证了CCI 与CGPI 的三类细分指数( 农产品价格指数API、矿产品价格指数MPI、煤油电价格指数KPI) 之间的关系,得到CCI 和CGPI 各细分指数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API 对CCI 有抑制作用,MPI 和KPI 则促进CCI 发展的结论。
利用CCPI 与PPI 的月度统计数据,建立VAR 模型和VEC 模型,并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CCPI 与PPI 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CCPI 与PPI 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我国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会对国内生产价格产生价格传导效应,前一期的CCPI 和PPI 会对当期的PPI 产生正向的影响作用,且从长期趋势来看,PPI 对CCPI 有着长期的正向影响; 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CCPI 将以偏离0. 005 120 倍的力度在下一期向均衡状态调整,而PPI 的误差修正项系数是负值,说明对当期值起反向调整作用,将以0. 001 399 的值反向修正下一期的PPI 值从而达到一个长期的均衡状态。
在矩条件sup i≥1^[| Xi | p lnq | Xi | ] < ∞( 0 < p < 2,q > p + 1) 下,获得了次线性期望空间下不同分布广义ND 序列的Marcinkicwicz 强大数定律,推广了次线性期望空间下的大数定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儿童教育的关注,乡村亲子旅游逐渐升温并成为城市家庭钟爱的旅游选择,开展乡村亲子旅游研究极具现实意义。以《爸爸去哪儿》第一至第四季乡村亲子旅游系列节目中的25 个村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等方法,对各村庄共251 项不同亲子旅游活动的活动类型、活动人群和活动场所三项要素进行分析,借助SPSS 22. 0、Excel 2013 等软件进行要素间的相关性分析以及村庄类型与活动类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村庄类型、活动人群和活动场所显著影响活动类型。具有地域性和认知性特征的活动类型客体是乡村亲子旅游活动的核心; 差异性和多元化的参与主体是乡村亲子旅游活动的活力支撑; 原有功能活化和新功能衍生赋予乡村亲子旅游场所载体持续的生命力。